利用对比错觉 制定商品价格
- 李娜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错觉是个神秘的东西,错觉,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
利用对比错觉,科学制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市场中很为敏感的要素,价格学中有两个重要概念:比价和差价。所谓比价就是指不同商品之间价格的对比。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农民进城买钟表,买了一个大挂钟后对售货员说:“我买了一个大个儿的,你给我饶(送)一个小个儿的(指手表)吧”!从理论上说,不同商品之间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其价格往往不具有可比性,但在现实实践中,我们的消费者却常常进行对比:把定价为2**的同一商品放在2**以上的商品中陈列,它就是“低价”商品;放在2**以下的商品中陈列,它就是“高价”商品。可见,所谓比价,其实质就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错觉。所以,充分利用商品比价进行商品陈列,促进商品销售,是营销人员需要好好研究的重要课题。
所谓差价就是指相同商品之间价格上的差异。也有一个笑话:一位消费者花了100多元买了一套西服,穿着不合适,就托一位做服装生意的朋友以90多元的价格代为转卖,可怎么都卖不出去。另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出了一个主意:把90多元的价格改为59**出售。结果,西服很快就卖了出去。为什么会这样哪?现代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消费品市场上的消费者大多为非导师购买。由于他们大都缺乏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因此,往往通过商品价格来衡量和判断商品质量和价值,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到价格错觉,还有二种有趣的现象:①奇数定价比偶数定价使消费者觉得便宜。②99元是不到10**的价格,便宜;101元是100多元的价格,贵。——其实只差2元钱。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以小的支出换取的满足,也就是说,两种商品质量相同,功能相当,消费者总是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因此,根据企业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价格错觉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是十分必要的。
小编点评
巧用错觉赢得消费者的大量购物,是个妙招。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外资很国民待遇制造周扒皮 下一篇:利用形重错觉 促进商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