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从青铜时代到黄金时代
- 龙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董小姐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总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欣赏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红斯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贤启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简比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钰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课外辅导机构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课外辅导机构扎堆上市,有谁能想象,十年前的课外辅导市场上“家庭作坊式”的“三无学校”盛行一时。十年的迅速发展,让课辅行业迅速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并不断被资本市场看好。
从“三无学校”到补习社
广州课辅市场的容量和机构规模都很小,机构一般只有1个教学点,运作也不正规,基本是家庭作坊式,往往是一些退休老师办的“夫妻店”,丈夫教学,妻子收费。人称“三无学校”:无教师、无课室、无牌照。
三无学校”那个年代,卓越教育总裁唐俊京仍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一般是开办培训班的老师本人上课,到后来学生多了,就会请一些同事及其他学校的兼职老师来上课,完全没有自己的专职老师。学生们一般周末在租用的公办学校教室里上课,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学校没有申领办学许可证,只是临时租教室,临时请老师。”
年创办的卓越教育起初也只是家庭作坊式运作模式,但已经有两个企业运营经验的唐俊京按企业发展惯有的思维,对当时的补习社进行企业化运作,到2000年,卓越教育已经在广州开了5个校区,每年有8000左右人次就读。
2000年—2002年期间,由于辅导行业刚刚起步,再加上市场容量有限,培训行业的发展波澜不惊,本土机构在没有多少竞争者的外环境下稳步扩张。
减负令下,课辅市场重新洗牌
对于课外辅导机构来说是“灾难之年”,在这一年,原总理李鹏的一句话:“我小孙女说全家她辛苦,起得早,书包重。”引发了各省市的一场“减负”运动,课外辅导机构当然当其冲,“教育局行业实力品牌紧急召集我们开会,点名批评辅导机构,勒令我们停止招生。”唐俊京说。
在“减负”的大环境下,广州的课外辅导机构只能依靠老学员维持,“当时我们不敢大肆宣传,没有新学员,只能通过老学员维持生计。”唐俊京感叹道。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消费者对化妆品认知的变化 下一篇:婴儿用品如何连锁店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