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同命运的“代言者”
- 黄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斌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欣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下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女伶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地海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就公司实力而言,安利、雅芳、玫琳凯、康宝莱、如新、永恒作为美国的几个直销公司,其影响力早已从美国本土扩张向国内外各个区域。国内外直销协会联盟和美国直销协会曾通过对国内外各地直销市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内外15大直销市场的业绩占据同期国内外直销总业绩的90%。
不同命运的“代言者”
众所周知的是,直销在中国一直行路波折,相关政策对直销也管制严格。作为国内外实力直销企业,安利、雅芳、玫琳凯等为争得中国这一巨大市场,纷纷配合政策规划各自的发展之路。
然而,虽同为“调整”和“适应”,安利、雅芳、玫琳凯等直销企业却在中国走出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就“调整”和“适应”而言,雅芳可谓是能“折腾”的典型代表。
雅芳在1998年之前初到中国时,凭借其单层次直销路线,一度取得较好成绩。1998年中国“禁传令”发布后,雅芳开始转向传统少售渠道,只为能够稳妥留在中国市场。不过彼时,虽然雅芳在各省市迅速铺下大量专卖店和百货专柜,几乎与传统日化线化妆品公司无异,但跟宝洁、欧莱雅等化妆品巨头相比,仍颇显单薄。
小编点评
直到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后,雅芳毅然进行第二次转型,走专卖店与直销并存的模式,如愿成为个获得中国直销牌照的企业。然而,正是这一次转型,其直销员和专卖店的冲突逐步升级,市场隐患全面爆发,业绩受到巨大影响。眼下,雅芳计划开始其第三次转型,重返直销阵营。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家居厨卫低碳并非一帆风顺 下一篇:橱柜竞争无序发展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