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拓内需 缺品牌难行
- 芦文杰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面对经营成本上升,影响港商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少人都认为拓展内销市场是港商的出路。不错,在欧美经济不景气下,中国经济仍能一枝独秀,港商进军这个庞大的内销市场确是可行之路,然而港商失败例子仍比比皆是。近几年积很开拓内销市场的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陈国威认为,港商北上时面对三大挑战,即产品在内地没有度、没有销售渠道及没有足够的内销经验和人才。
有质量无品牌难成功
陈国威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现时很多港商都主要为海外买家代工生产,产质量量均有**保护,但问题在于这些港商只是为海外买家代工生产,当进军内地市场时,可能会自创品牌,只是这些品牌在内地没有什么度可言,即使质量和款式可与海外相比,仍难以吸引内地消费者购买。同时,由于很多香港品牌在内地度有限,故较难打进百货,一些连销店亦不会贸然采购些度不足的产品,令港商在开拓内销市场上困难重重。
另外,很多港商做外销可算是内行,但做内销却是外行,因为外销和内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很多人仍以做出口的心理去做内销。陈国威坦言,出口只需注重质量过关及准时交货,基本上便算完成工作,可以等待收款。惟从事内销却是另一种经营模式,可说是款多但量少。「做出口是以几多个货柜计算,做内销是以几十件或几百件来计算,量少款多,单是计算哪款产品**,已令人头痛不己。」
摸着石头过河
在开拓内销市场方面,现时很多港商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经营,即做出口的同时,继续发展内销,由于不少港商的内销业务仍在投资期间,故仍要靠出口业务补贴。他说,虽然出口生意难做,但始终都有些微利,足以补贴内销的亏损,故很多人都用出口、内销两项业务一起做,不会毅然放弃出口业务,全力投入创收仍无期的内销业务。
编辑点评: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情人节前夕珠宝多卖50% 下一篇:元宵节闹花灯市场波澜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