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重点河流污染浓度下降
- 刘小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山东省重点河流污染浓度下降,恢复鱼类生长,达标率为跳高。2010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
这59条重点污染河流是山东省境内污染重、影响大、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定位的污染河流。在去年初的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省长姜大明郑重承诺“争取年底前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一年过去,山东省实现了这一目标。
根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截至去年12月底,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需氧量(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3.7毫克/升和1.4毫克/升,比上一年同期分别下降40.4%和61.7%。按照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衡量,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山东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标志着山东省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重要转折。由于工业结构偏重,山东水污染严重。2003年起,山东省就在各省市率先采取分阶段逐步严格的措施,在省内四大流域分三个阶段实施新标准,有的标准严于当时行业标准6倍多。山东推行“治、用、保”并举的综合治理新思路,建成省、市、县三级环境定位中心,在全省共安装“电子眼”1622台,实现了环保监管数字化、经常化、制度化。环保部门综合运用和创新法规标准、市场机制、技术改造、行政手段,“四驾马车”撒欢儿跑,部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环保大格局在山东已经形成。
一度污染严重的小清河已连续两年稳定恢复鱼类生长。在小清河入海口寿光羊口港,当地渔政人员介绍,已经迹20多年的小银鱼又重现小清河。据了解,山东省“十一五”期间水污染防治不仅未欠新账,而且偿还了此前20多年的旧账。山东省已连续8年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
小编点评:山东定位重点河流水质回到1985年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气候变化恐致春秋季消失 下一篇:环保局发挥职能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