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争夺原油来源的可能性
- 陈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珠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中国消费如此之多的能源不仅因为它是国内外人口多的———尽管其人均能源消费量非常低,还因为它是国内外工厂。中国工业能源需求占国内外的1/3,而这个数字在上世纪9 0年代仅为13%。与此相反,美国工业能源需求占国内外的比例却从上世纪90年代的16%降至现在的13%。 中国需要进口的能源量与国内外第六大经济体英国的能源需求量相当。中国进口的大部分能源是原油。尽管中国是位居伊朗之后的国内外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它却是仅次于美国的原油净进口国。
尽管中国一半的进口原油都来自中东,但中国石油公司却将足迹深入西方石油公司不愿涉足的,例如苏丹和缅甸。
中国政府意识到,其进口的石油约有3/4必须经由马六甲海峡运输,而美国海军有11艘航空母舰,中国一艘都没有。为避开这种战略障碍,中国建设了经由缅甸通向印度洋以及通往中亚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目前,中国和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模式形成了互补。中国主要依赖中东和非洲,而美国则主要依赖北部和拉美的邻国。
除非环境科技取得突破,否则中美这两个对手未来可能发生冲突。 以某些标准衡量,中国已经是国内外的能源消费国,尽管其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足美国的1/3。
这降低了国内外的两个经济体在短期内直接争夺原油来源的可能性。毕竟,美国还不习惯与一个经济和军事对手打交道。其传统的经济伙伴日本和德国,都是由战败的敌国成为盟友、终依赖美国军队保护其国内外运输的。
小编点评:根据国内外能源机构的数据,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将在2035年很过国内外平均水平。如果中国的能源需求水平接近美国,那么地缘战略平衡将发生重大变化。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中国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 下一篇:交通运输全面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