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污染带施展了枢纽作用
- 徐飞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中俄双方于2005年12月14~24日对黑龙江、松花江进行应急联合监测。中方提供的有关污染带推进情况的详实信息,对俄有关城市有效应对污染带施展了枢纽作用。根据该《计划》,中俄双方导师于2006年3月和5月在松花江的哈尔滨(即朱顺屯)、佳木斯,黑龙江(阿穆尔河)背景段(即名山,松花江河口上游20公里)、下列宁村、抚远、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等7个断面进行了联合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水、底泥样品中的苯、硝基苯和苯胺均未检出。 在松花江化冰期,为把握化冰期对松花江水质的影响,中俄双方又共同签署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俄应急联合监测后续计划》。中方于2006年3月20日~4月30日天天在松花江哈尔滨、佳木斯、同江断面水中硝基苯、苯进行监测,并及时向俄方通报监测结果。远东地区水文景象形象和环境局局长加夫里洛夫说:“两国在处理松花江水污染方面做到了及时沟通讯息。
本着“公平、透明、对等”原则,为了共同把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可能对下游水环境的影响,为处理水污染事件、综合管理和修复水生态环境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环保总局会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制定并与俄方共同约定了《中俄关于松花江污染事故水质应急联合监测方案》。该《方案》确定设置5个监测断面(松花江佳木斯、同江,黑龙江同江东港、抚远、下斯帕斯阔耶),监测项目为苯、硝基苯和苯胺,监测频次为天天4~12次。 ”
小编点评: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副州长波切廖文也向我驻哈巴总领馆表示,中方提供的监测仪器对俄开展联合监测工作施展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吉林省发生了牤牛河水污染事件 下一篇:污染源来自一艘挖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