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发展规划有何难点
- 李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在制度创新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积很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这样才能使民办教育分类更加清晰,政策更加有针对性。亮点,是对民众迫切反映的教育问题的积很回应;难点,亦是对民众依然质疑的教育问题的坦诚面对。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多一种标准就多一批人才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些改革措施都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方面我国比较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但另一方面我们却疏忽了对有特殊才能学生的培养。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设计,今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培养,达到成才的目标;二是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创新的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表述无疑是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引发争议的积很回应。特别是在北京大学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遭遇“尴尬”的情况下,《教育规划纲要》对升学以及评价制度的表述也释放出支持类似改革的积很信号。如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个微观问题,含有很多学术因素,而评价又是一个很其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规划纲要》敢于去碰这种硬问题,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教育规划纲要》从观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以及评价制度改革等各个层面,构成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完整框架。
民办教育改革:探索“中国式”创新之路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国将“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民办教育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笼统的支持,而是要有一个比较合适于中国实际的民办教育制度。民办学校目前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扶持、优惠政策落实有问题;二是民办学校自身管理存在问题;三是民办学校的制度设计需要创新。
从扶持政策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保护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小编点评:教育改革还要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一系列权利;完善民办学校的董事会、理事会甚至建立监事制度,健全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乃至各项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 下一篇:如何让创业成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