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 刘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强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杜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总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森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小晓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今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将达12.3亿元,这必将助力三江源草原植被生态恢复。 2005年,中国政府规划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其中包括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黑土滩管理和沙漠化防治等重要内容。
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植被笼盖度逐年增加,草地出产力逐年进步。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高原,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区域,也是中国影响范围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水塔”。
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项目区植被笼盖度大幅度进步。草地沙化防治区植被笼盖面积均匀进步23.2%,黑土滩管理区植被笼盖率由20%进步到80%,退牧还草围栏内草地植被笼盖度达到90%。
根据遥感监测,2005年至2009年项目实施区各等级笼盖度草地面积均匀值与2003年至2004年比拟,中、高笼盖度草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高笼盖度草地面积增加28740平方公里,中笼盖度草地增加9524平方公里。
小编点评:2010年中心一号文件中提出,统筹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落实草畜平衡轨制。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湿地扭转破坏和退化的趋势 下一篇: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愈发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