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成为国内外的碳市场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很多发达眼中,未来中国很可能成为国内外的碳市场。据了解,2009年国内外碳市场市值达到1440亿美元,业界人士预计到2020年国内外碳市场将增长至3.5万亿美元,将与石油交易市场并列成为国内外的交易市场。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无论是面临的谈判形势还是国内政策准备方面,我国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刘燕华预计,未来国内外将形成类似WTO的碳市场规则,为了争取主动,我国需要在鼓励碳金融市场方面加大政策准备力度。
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加
据了解,2009年我国的GDP占国内外7%,排放却占到20%以上。业界人士预测,中国今后的排放总量很可能从现在的近70亿吨上升到100-120亿吨。
面对我国政府作出的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刘燕华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原因是我国关于结构调整的政策与地方的落实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我国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包括外贸结构的调整,以往我国的出口以原材料和高排放产品为主,未来的出口结构亟待调整,否则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而事实上,我国面临的来自国外的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据了解,目前不少发达试图将中国等发展中的减排纳入强制减排行列。而面对发达的压力,发展中由于内部存在政治经济背景和发展诉求的差异也在谈判中难以发出共同的声音。
小编点评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渐增和气候谈判共识的逐渐形成,未来很可能在国内外范围内产生激烈的碳排放权之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未雨绸缪对每个而言都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为了人类生存应该放弃核能? 下一篇:垃圾填埋场将变生态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