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小商品>众多少售厂家被曝隐性涨价

众多少售厂家被曝隐性涨价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导读:去年开始疯传的方便面涨价问题刚刚被有关部门叫停,然后康师傅有打出了新的招式:减量10%  “瘦身”,被网友指责为“变相顶风涨价”。据调查发现,这种“减量不加价”的隐性涨价方式,近年来频频被商家使用。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成本攀高,企业适度涨价无可厚非,但这种“暗涨”的手法很难得到公众认同。更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在行业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以成本攀升的名义,搭着“通胀”的便车跟风涨价,实际却是为了维持自身较高的腰包不瘦。

在上海徐汇区多家好德、等便利店看到,康师傅每日C系列产品橙汁、红葡萄、水晶葡萄等已经更换了新包装。换装之后,每瓶容量由原来的500毫升减为450毫升。注意到,虽然饮料的实际容量“缩水”了,但是货架上的标签依然写着500毫升,价格也仍维持原来的每瓶3.1到3.5元的水平。

同样,**冰工厂的两款产品在没有变动价格的情况下,份量比去年有所缩水,“山楂爽”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冰片蜜桃”为80克,比去年少了13克。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冰工厂山楂爽的照片,并打趣说:“猜猜是冰激凌的部分长还是木棍长”

针对“变相涨价”的指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人士承认,旗下果汁陆续从500毫升“瘦身”到450毫升。

据调查发现,其实“明瘦身暗涨价”的策略并非新闻,仔细回顾康师傅旗下方便面、饮品等目录即可发现,商家对此手段早已炉旺纯青。

2007年伊始,康师傅方便面拉开了年度“瘦身”帷幕,其中豚骨拉面从92克/杯“缩水”到85克/杯。当年夏季饮品上市前,原本500毫升的康师傅冰红茶也从500毫升“减肥”10毫升。

2007年7月,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10多家方便面企业携手上调价格,平均涨价幅度达到20%。随后,发改委宣布此次方便面涨价属于价格串通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明涨”被制止后,康师傅再度使出拿手的“减量不加价”手法,其中,红烧牛肉面从90克减重到了85克,“缩水”幅度很过5%。

在过去的半年间,康师傅方便面价格“三级跳”的新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2010年11月开始,康师傅袋装方便面涨价10%,占袋装方便面销量三成的经典系列从2元上调到2.2元,一度引发与不同意上调价格的法国少售商家乐铬日持久的少供大战。

而从2010年4月开始,有媒体报道,康师傅部分方便面的面饼再度陆续瘦身,原来100克的降至95克,原来95克的降至90克。

据调查发现,实际上,产品份量“瘦身”的远不止这两家的产品。乐事罐装薯片已经从120克缩减为110克,蒙牛红枣酸奶也从原先的1.5千克缩减到1.2千克。

“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是不少商家选择隐性涨价的主要原因。”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陈静说。以康师傅每日c系列为例,产品属于低浓度果汁,含糖量高达30%左右,食糖价格已从去年同期的527**/吨涨至现在的7346元/吨,涨幅达39%;塑料瓶的原料PET价格从去年至今也上涨较多。

据介绍,低浓度果汁占果汁市场铺货量的80%,凡是生产果汁的企业都已涉足该领域,竞争较激烈,为了锁定消费者,维持市场份额,一般企业都不敢轻易涨价。“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产品的替代性比较强,那么谁也不敢率先挑起涨价大旗。相反,‘减量’的手段比较隐蔽,不容易为消费者察觉。”陈静说。

但隐性涨价让消费者感觉很受伤。记者在上海家乐福莘庄店随机采访,市民刘女士表示,如果厂家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适当涨点价也无可厚非。但希望明明白白涨价,而不要暗地里变相抬价,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另一位莫女士也表示,与其隐性涨价,还不如明码涨价,至少让消费者心理有谱,可以有所比较。

“当前我国通胀压力较大,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把所有的成本压力都转嫁给消费者。”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说。

业内导师表示,市场经济下,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适度上调价格也可以理解。但部分厂家如此频繁涨价,就不是成本推动能解释了。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可以介入调查,是否涉嫌滥用优势地位随意涨价。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曾经在食品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比较明显,但消化到终端产品,未必有这么高的涨幅。不少企业都借着“通胀”的名义跟风搭车涨价,其实是希望更多的钱。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领头涨价的企业,业绩依然非常靓丽,涨价并非真的是“不堪成本压力”,而是为了维持可观腰包不瘦。年报显示,2010年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整体营业额再创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5%至66.81亿美元,股东所得腰包不瘦上升24.4%至4.77亿美元。

与此对应的是康师傅在部分品类市场上的高占有率。AC尼尔森2010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1.6%和55.8%,其中容器面的占有率为69.7%,高价袋装面销售额的占有率为70%;即饮茶市场占有率51.9%,较去年同期48.4%提高了3.5个百分点;瓶装水占有率20.8%,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稀释果汁17.5%,较去年同期的14.2%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市场机构苏赛特认为,康师傅在不少品类上都占据市场份额的宝座,意味着其对少售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强,这类企业常常充当涨价急先锋也就不意外了。

上海润一律师事务所律师费少凡表示,西方对企业垄断行为和价格操纵的监管和处罚均非常严厉。我国可借鉴欧美发达经验,对占据垄断地位或有行业控制力的企业加强价格定位,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强威慑力。

据了解,触犯欧盟反垄断法规的公司将被课以相当于违规年营收10%的奉。今年3月,在洗发、护发产品领域占70%市场份额的宝洁、欧莱雅、汉高等8家化妆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发现结盟操纵价格达20年,被西班牙政府处罚5000万欧元;4月,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遭受欧盟反垄断机构的奉处罚。

马文峰认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如果要涨价,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其向公众公布其具体成本和腰包不瘦情况,并通过类似于公众听证会的形式,决定是否可以涨价。

编辑点评:部分在行业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以成本攀升的名义,搭着“通胀”的便车跟风涨价,实际却是为了维持自身较高的腰包不瘦。

(责任编辑:少帅)

标签:

上一篇:新奇雅观的树叶相片店 下一篇:手机少售应该如何应对团购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