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手表售价是离岸价六七倍
- 刘妹荣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兴元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彰子凡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涵大麦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女士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曹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鲍红亮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李飞介绍,根据规定,进口价格不很过1万元的手表不算核心手表,不用消费税,但进口关税在20%左右,加上进口环节17%的增值税和其他费用,税费占比达到40%左右。“在成本价基础上,代理商一般会再加价四成给少售商。而少售商得支持毛利在60%以上。”
按照李飞的算法,一块离岸价100**的手表,到岸价为140**,到少售商手中是200**,终售价为320**。由于毛利需要缴纳国内销售环节17%的增值税,这样算下来,这块手表缴的税为706元,相当于终售价的22%。在有些商场,除交店租外,销售商还要跟商场分成,大约毛利中的20%至30%要返还给商场,这部分费用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李飞表示:“我代理的这个品牌在国外只能算中档品牌,像劳力士、欧米茄、这样的精心打造品牌,除了缴纳高昂的消费税外,还要大笔的宣传费用、店租和店员工资,因此终售价起码要比离岸价高六七倍。”
由于综合税费高和渠道等方面原因,海外许多中低档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后,往往摇身一变,成为价格高昂的“品”。在欧洲、北美、香港等地,一样的产品,售价要比内地便宜30%至70%。于是,在国内外各个“购物天堂”,随处可见像人气佳大白菜一样人气佳品的中国游客。去年圣诞节前,北京人靳凯(化名)去巴黎出差,光是购物就花了6万元:2个手提款LV包共2万元,1个巴宝丽包500**,1块Gucci手表700**,1块施华洛世奇手表500**,1块卡地亚手表2100**,3只Swatch手表共200**。
“国外品本来就比国内便宜,欧元汇率现在又不高,持有短期签证的外国人在法国消费还有12%的离境退税。如果在国内买,6万块钱也就只能买一块卡地亚手表。”靳凯说。
统计显示,前往欧洲的游客59%的人会购买品,赴北美旅游的我国游客中购买品的约占53%。2010年,我国出境游客平均每人在购买品上的花费近1000美元。麦肯锡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国内外上的品消费国,占国内外品市场份额逾20%。
目前,不少海外品牌的原料、生产加工等环节在我国境内,但根据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这些产品必须出口,否则不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这意味着,这些产品需先出口,做一次“海外旅行”后再回来,这中间不可避免会增加费用和成本。
李飞说,在代理的品牌中,除部分特殊功能和款式的手表国内做不出来以外,大部分中低档款式的手表都是广州的各省市总代理商进口少部件组装的。不过,由于中间流通环节太多,在国内组装的手表也未必能体现出价格优势。
“这些少部件都是国内工厂生产出来先出口再进口组装的。各省市总代下面有大区总代,大区总代下面是省级代理商,再往下还有市一级代理商,才到专柜。一般一块组装手表的成本价是终售价的2.5折,四五级代理每个都要拿走0.8折至1折的**,层层下来终售价相当于成本的四五倍。”
面对中国这个迅速成长的品消费市场,一些国内外品厂商开始着手调整中国市场策略。原先依靠代理商打开渠道的ErmenegildoZegna、RalphLauren等多个国内外一线品牌,已相继收回中国市场上的代理权,转而采取直营模式。此外,许多品牌开始“触网”,尝试网购模式。显然,这样会使得一些品的终端少售价有所降低。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物流配送、平台等还不健全,国内消费者要买到“内外同价”的品仍属奢望。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什么是弹性福利礼品制度? 下一篇:礼品定制:将汽车礼品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