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之殇 市场之累
- 陈龙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实木的旺爆,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大家都追着去分得一杯羹。众多企业开始调整战略部署,中小厂家纷纷放弃原有产品,转型专做实木,大型企业却不得不多元化发展,产品线因实木而进一步扩宽,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借助自身的灵活性和实木材料的加工特性,众多小作坊重新振奋,以大厂不具备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商场中一下子涌入大量新的“实木品牌”。因此,前些年老生常谈的“行业洗牌”话题被搁置了,市场变得更为少散,区域性竞争日趋激烈,原本就混沌的家具产业格局更加混乱。
实木家具的加入,又使得家具种类进一步细分,消费者是眼花缭乱,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开始说不清楚风格种类了。
为争取消费者的青睐,各商家想尽方法炒作实木话题,从采取各种宝贵树种作为主材,到全实木、纯实木的商业概念,再到“剖切柜子”、“现场破坏试验”等促销手法的运用,竞争日趋激烈,运作越来越累。
实木新标准的出台,又使得各个厂家纠结万分:产品研发时,究竟是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实木家具——不得不面对巨高的材料成本,以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还是玩玩花样——打打实木家具的擦边球,却又面临违规受罚的风险,左右为难。
纠结的还有商家,到底是实事求是表明真实材料构成——从而失去竞争优势;还是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地推广实木主题?进退两难。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半路杀出的“实木家具” 下一篇:家具各类原材料价格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