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公仔工艺品正在推向市场
- 刘小姐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茶园公仔是茶山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茶园公仔体现着当地的淳朴民风,现今正在推向市场。
目前该申报计划已有详细规划,其内容包括协助生产经营户拓宽销售渠道、支持茶园公仔制作艺人的生计、鼓励茶园公仔艺人向下一代传授制作技艺等。该镇近期还将扩建茶园公仔制作传承基地,配合南社古村落开发工作,在南社古村落设置销售茶园公仔的摊位,茶园公仔作为代表茶山镇特色旅游的工艺品推向市场。
俗语称“茶园公仔,要画前不顾背底。”一语道出了茶园公仔的特征及其风貌,茶园公仔因是用泥模印出来的,故背后是平的,而前面像经过雕刻一样,手工精细,并涂以精美的色彩,故有此一说。
茶园公仔本出自茶山,又为何不叫茶山公仔,要称“茶园公仔”呢?原来早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民间好佛,在铁炉岭{现在茶山分局和粮食管理所处}建有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并分派给各乡邻,故茶山之名由此得也。茶山又名茶园,又称茶山寨,过去寨中年为抵御土匪,建有红石砖墙,设有四个城门和三个小门,还有护城河围绕。寨内有三山六岭,十八口鱼塘,七井八庙。茶山分为十三坊,寨内分九个,寨外四个。茶园,又有上、下茶园之分,在寒溪河上游{寨外}的上元村,称上茶园,下游的茶山圩,称下茶园,茶园实则指茶山圩。旧时茶园逢农历的二、五、八为其圩期,附近四乡五邻,把土特产和农副产品拿到圩上出售,现在有些农村的老人,把到茶山趁圩,也习惯称为“去茶园”。
茶山寨有十多个姓的自然村落,在茶山流传有一歌谣:“来到茶山不见茶,只见陶洪柳陆家。袁林卫叶初抽蕊,欧濮岑彭未发芽。”道出了茶山早期姓氏的概况。因生产加工泥公仔的人,主要住在上、下茶园,故茶园公仔也由此而得名。
茶园公仔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为何有茶园公仔呢?这要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风说起。旧社会,珠三角一带尤其是东莞,凡生了男孩的家庭,不论贫富,必须要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前,为孩子举行“开灯”仪式,这个仪式,是族中始有历史沉淀下来的,慢慢地形成了习俗,这一习俗在珠江三角洲流行非常之广。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百酷饰品视角敏锐 走在市场前沿 下一篇:农村小伙发明的秸秆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