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场率先“实价销售”
- 美女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近一个周末,有同事去上海逛街回来说:“上海的百货店折扣不像杭州这么疯狂,基本没折扣,而且货品标价也很实在。”事实上,自从20多家商场假促销被查之后,上海各大商场已经连续几个周末没有打折,所有货品都贴上了更改后的新价格签,不少标价只有原来的一半,号称“不打折”的“实价销售”。
对于今年促销一度拉到“满40**减35**”的杭州百货店而言,虽然各家百货店一直对此苦不堪言,而消费者也屡屡对这样的折扣后面的水分提出质疑,但始终鲜有商家愿意跳出这个圈子,“实价销售”在杭州可行吗?
此次上海商场假促销案起源于“派员工埋单原价货品”一事。
上海物价局在检查中发现,为了规避处罚,使原价货品有销售记录,部分商场让员工自行埋单,造成原价交易的“假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打折,躲避物价部门的处罚。
“其实派员工埋单原价货品是个普遍现象。”一家在多家商场设有专柜的供货商透露,不少品牌刚刚上新货之后,为了拉动销售不得不推出7折、8折的力度,或是参加商场的促销活动,事实上原价根本没有成交过,很多货品的原价销售都是公司派员工“买”出来的。
“让员工埋单原价货品,也是逼不得已之举,否则就不让打折。”供货商说,商场促销力度太大,如果把原价标得太实在,很可能血本无归,所以抬高原价,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的游戏规则”。
而对商家来说,“满就减”究竟做不做?一直是个问题。
做“满就减”,力度会不断加码,从初的“满20**减2**”开始,到现在的“满40**减35**”,其实原价也抬高了几倍,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恶性循环,促销力度越大,原价就越虚高。而且各家商场为了比拼促销力度,每逢节假日不得不投入大量促销费用,其实这笔钱对商家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据统计,杭州几家百货店平均每年投入到广告、促销上的费用少则八九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上海实行全部百货店实价销售有一个前提,就是物价部门牵头,上海区域内所有货品的原价全部下调,而靠一家商场的能力是不可能的。”一家商场负责人分析说,单靠一家商场推行“实价销售”难度很大,因为同样的品牌在A百货店和B百货店的价格必须统一,不可能一家不打折标价50**,而另一家标价100**打5折,这会导致价格体系的紊乱。
“需要有职能部门牵头来做这件事情。”业内人士说,商场“实价销售”必然会经历阵痛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客人都会很不适应,但时间久了,消费习惯和心理习惯都会改变。其实在香港的百货店或Shopping Mall里,新货上柜的时候都没有折扣,到一年两次的打折季才会推出一波接一波的折扣,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周前买的100**衣服,一周后就变成了50**,下周不打折了,又回到了70**,客人无从把握折扣规律,只能奔着促销而来。
曾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以杭州目前商场的促销力度反推,如果像上海那样“不打折”,只推行一年两次的“折扣季”,那杭州百货店里的商品售价会下调40%甚至更多。拿“满40**减16**”的折扣力度推算,一件现在标价100**的商品,实行“实价销售”之后,可能会标到60**。
“很多商家认为,只要做促销,客人就会来埋单,以为客人贪图便宜,其实这是商家对客人消费心理的一种误读。”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很多客人都不是贪图便宜,只是不想受到“不公平待遇”,不愿意自己花了100**买的衣服,一周后变成40**被邻桌的同事买走。而这种商家造成的“人为不平衡”终导致了所有客人都只愿意在促销时间才来消费。
编辑点评:上海各大商场已经连续几个周末没有打折,所有货品都贴上了更改后的新价格签,不少标价只有原来的一半,号称“不打折”的“实价销售”。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标准过致添加剂很标 下一篇:沃尔玛线上突破线下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