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家电要多元化发展
- 段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目前国内传统家电业中型企业的生存位置处在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与小企业“成本优势”的夹缝中。这种“骑在中间”的生存模式用竞争战略的精典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利的,同为它两方面的优势都不具备。但正是两不具备,中型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是“中国式的大”——规模优势:在中电产业的排名目录上,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名声显赫的大企业和大品牌,这些企业大多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几万人甚至十数万人的编制,产品线也比较宽广,销售额在中国市场也算浩瀚,数十亿上百亿的都有,这些大企业尤其的行业的几个企业,其销售额在行业的年报统计上所占的份额都比较大。
从一些公开统计数字看,业内几大品牌的销售额可占居行业上的半壁江山,因此有人乐观预测,在若干年后,国内的家电市场就由3-5个家电品牌一统山河了。中电大企业都是以规模效益取胜,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另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中国的大企业,其产值和国内外同一平台的大企业比较起来,中国大企业落后差距非常明显,如果再以员工比例的产值、净利润核算,差距就更加大了。
从一些上市的大家电品牌的中报,年报中,可以发现中国大家电企业目前的净利润较低,企业盘子大,利润低,就意味着生存压力更加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可以说中国的家电企业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走的都是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物耗的粗放型经营道路。
大企业的背后往往有地方政府看不见的手在资金,税收,土地,特殊政策方面的倾斜支撑,这种不计成本的“输血”,让不少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市场的需求严重不足,而中国市场空间相当庞大的这样一个的市场环境里,急速以规模效益的发展模式壮大。
小编点评:这种规模效应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有其合理性,但在目前中国市场需求相对饱和,竞争因素又显多元化的今天,尤其是加入WTO后,生存发展环境较为一致,规模效应就不再是百战有胜的利器。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服装业对内开放如何应对 下一篇:连锁药店发展空间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