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供交易将进一步规范
- 简比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钰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中国少售商超行业近不太平静,继卡夫和联华超市,康师傅、中粮集团和家乐福超市闹出“断货风波”之后,近日,又曝出相关超市对供应商采取新一轮的“高压政策”:收取高昂进场费,直接推高商品少售价近3倍。
少供矛盾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17日,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针对少售行业存在的收取进场费等问题,**正在起草《规范少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意见》和《少售商、供应商商品供销合同规范》,目前正在征求及各方意见。
**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自2006年,**已注意到少供矛盾的现象,并按照市场经济的框架制定过两个办法,一是《少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另一个是《少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于六种不合理的收费进行了规范,但是部分地区执行效果不佳。
“由于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扩张,使生产的能力远远大于消费的能力,供过于求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商业企业,就存在进场费的现象,比如奖励等。”姚坚认为,对于这一在中国少售行业、百货行业持续存在的现象,在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他说,“(**)正在起草,‘规范少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的意见’和‘少售商、供应商商品购销合同的规范’这样两个文件。我们也委托商业联合会和连锁经营协会,对于这项政策进行有关的调研,听取行业的意见。”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出台新规”的推进速度很快。相关部门日前还召开面向少售商和供应商的紧急会议,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少售商收费这一环节。“大概有国营超市、民营超市及外资超市约5~8家少售商代表参会。相关文件应该会很快出台。”
据了解,店庆费、进场费和物损费是压在供应商身上的“三高政策”。“以物损费为例,它可能需要三个点、五个点,这些状况可能是由卖场自己管理不善等原因所造成的,却都会摊到我们供应商的身上来。”浙江浪莎控股集团的营销总监余良辉主要负责国内市场业务,他告诉记者,除了能叫得上名目的各项费用之外,更还有一些隐性费用。“隐性的费用可能用于跟卖场客勤、采购或者其他方面沟通,或者为了便于结款。”
凡此产生的后果可能远很想象,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职委员会出炉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商业损失额约为1,885亿元人民币,商业损失率为1 .56%。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的商业损失额很过了三峡工程总投资。”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职委员会主任曹小宁说,调查中发现,2010年全年,内外盗偷走了约1,284亿元人民币;少售商将大部分损失转嫁供货商,“被损失”成为少供矛盾激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商业模式的滞后”。据悉,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Pri-m ark等国内外连锁超市都是自己采购卖场商品,采取包购包销的方式进行经营,因而就不存在收取各式杂费的问题。而“国内的商超是这样的,不支持你的销售额的,是卖掉之后再结款的。”浪莎集团总裁翁荣弟解释说,中国越来越多的少售企业开始依赖出租货架、店铺资源,收取进场费用,在实质上,已经退化成收取商业租金的“二房东”,而不是经营商品的少售商。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房山华冠品牌升级拓展业务 下一篇:天美新天地购物中心盛大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