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企业考虑在岸或近岸制造
- 黄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本土的在岸制造中心或离本土市场较近的近岸制造中心似乎更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类个性化需求。
“61%的企业表示,它们正在考虑将其制造中心转移到离客户更近的地方。”高志麟表示。
埃森哲的报告指出,欧美制造企业突然发现,制造环节近年来突然成为企业全面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推动者。许多制造企业在其未来战略中增加了一条:通过在岸的或近岸的制造和供应链建设,使得原料制造供应地与市场需求地离得更近。这成为如今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迹象。
这份调查涉及287家制造业企业,其中90%是总部在美国的企业,还包括一些来自欧洲的企业。
报告进一步指出,相比节节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因素,对美国企业来说,巴西和墨西哥恐怕是更好的制造基地对象,而对于西欧企业而言,东欧是更理想的选择。
无独有偶。波士顿的报告表示,在亚洲其他地点很难寻找到中国这样的供应基地、货运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因此综合考虑后,美国企业选择回迁其制造环节的可能性很大。
高志麟表示,对美国和欧洲跨国企业而言,为了有效竞争,它们不得不重新布局国内外供应链,而本土的在岸制造中心或离本土市场较近的近岸制造中心似乎更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类个性化需求。
具体地看,埃森哲的报告显示,59%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它们开始寻找新的供应方式;而54%的企业计划改进其现有的供应网络,尤其是要在成本上进行大幅度削减;37%的企业表示,它们已经开始将制造中心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向外迁移。
这似乎很符合奥巴马通过“再工业化”振兴美国经济的蓝图。目前在美国国内,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时的30%下滑至11%左右。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西安家饰店难逃“七年之痒” 下一篇:中国将吸引新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