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消费与送礼市场渊源大观
- 段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对品的追求,中国人可谓异常猛烈,势头凶猛。日前,国内外品协会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去年消费总额占国内外四分之一,预计2012年,中国将很过日本,成为国内外品消费大国。
其实,照我看来,如果按国人真实的品购买量而言,中国现在就已经是国内外了。因为有大量中国人的品消费,是在国外,或者是在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很多国人出境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买品,因为比内地便宜多了。
中国人真的富到可以跟日本、欧美和中东人媲美,可以披钻戴金,大口喝拉菲,出门背LV,放肆地往脸上涂化妆品了吗?不好说。少部分人**可以,但购买这些品的人,多数其实不是这样,他们买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送礼。好些人出国,狂购品,多数物件都标好了,这是给某处长的,这是给某局长的。可以说,在中国,品市场,跟送礼市场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送礼的需求,品的消费不可能成长如此迅速。
我们是礼仪之邦,这厢有礼,是一个常态现象。互相送礼是基于人情往来,单向送礼,就是讨好巴结。从古至今,这两方面都很发达。真正促进品消费的,往往是后者。
古来的品,一向就有自产和进口的两种。自产的有珠玉、金银饰,有古玩字画,以及人参、燕窝、貂皮等。而进口的,有各种中土不产的玩意,明清以来,主要是自鸣钟、打簧表、鼻烟壶,以及《红楼梦》里贾宝玉穿的金丝绒的大氅之类。当年外贸进口量实在有限,进口货主要就是这些品。除了满足皇家的需求,就是供给官员们之间送礼之用。
那个时代,送上一件西洋的毛呢大氅,比紫貂袍褂还要有面子。定期孝敬上司,夏天冰敬,冬天炭敬,上司和太太的生日,三节六供,都免不了要送礼。如果有事相求,那礼就大了去了。高官们不仅对黄白之物有特别的爱好,也喜欢积攒品。如果不信,看看和珅的抄家单就明白了,这个单子,已经被好事者复制到了网上,查阅很方便的。有那特别贪婪的高官,已经不满足这日常的孝敬了,他们要催礼。催的方式,就是骂。晚清有位的高官言道,骂是有用的,小骂则人参貂皮来也,大骂则钻石、钟表来也。只要能找到茬口,一骂就灵。
这样的品消费,其实跟的贫富关系不大。当年的中国非常穷,但是,并不耽误人们从西洋进口自鸣钟、打簧表孝敬高官。现在中国据说已经富了,但依然有山区的孩子连午饭都吃不上。这样的送礼,都是锦上添花,但凡能接受人们西洋品的礼物的人,**不会只收一件,而是多多益善,多到要送到专门的店里卖。
只要是在中国,哪个城镇没这样的店呢?跟古代一样,送礼一方面是日常孝敬,一方面是有事相求。有权者和跟权力沾边的人,即有权者亲近的人,都可以享受“礼”遇。如果说,相互送礼,礼里面是人情,而单向送礼,礼的里面,则是权钱交易。日常的人情往来,其实很少需要特别的品市场,只有特别的送礼需求,才催生送礼经济,催生品消费的直线增长。
不消说,中国变成国内外品消费大国的信息,对国内外品生产厂家是一个**的消息,但对和民众却很不美妙。这样的,背后有腐败的增长,有道德的堕落,有贫富的差距增大,有官民矛盾的激化,有一切让中国变得令人担忧的东西。漫说中国还没有富到争这个的程度,就是到了,似乎拿下这个,也未见得光彩。
其实,有好多的国内外值得我们去争,创造力,制造业产品质量等,如果这样的多一点,顺便拿个品消费也就罢了。有光彩的都拿不到,仅仅拿了这个,没别的,就两个字:丢人。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终端礼品促销战役让淡季旺起来 下一篇:电商物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