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冰箱明码实价仍未“实”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这台42寸的电视要600**呢?”
“这是标价,您若要的话,还有优惠!”
“多少?”
“4999,了!”
或许每个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砍价经历,买个电视废那么多口舌,稍不慎还会惹一肚子气。其实,在卖场“砍价”已经成了中山家电少售行业多年来形成的“潜规则”。但近段时间,如果有去过卖场的消费者或许会发现,家电的标价签都换成了新的,如果想优惠,售货员会跟你说现在是明码标价,标多少卖多少。
彩电冰箱标价更实诚
多年来,中山消费者买家电都已形成习惯———标价只是参考,终卖价还得看自己的砍价功夫。而按照相关部门现在推行的新的明码实价模式,所有产品的标价即是卖价,消费者无需再还价。
日前,记者去往国美大信店和苏宁等大家电卖场内,体验了一把“明码实价”买家电。在这两大商场内,彩电、冰箱等日常家用电器的标签看似跟之前没两样,但仔细对比价格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变化。
以彩电为例,52英寸的合资品牌液晶电视,多数“五一”时标价都在3万元以上,而现在却不约而同地变成了1.5万元左右。某品牌的对开门冰箱,去年至今标价都在800**左右,可实际卖价却在550**上下,而日前记者看到的标价为560**。促销员也明确表示,这就是卖价。
不过记者走访时仍然发现,包括空调、厨卫以及一些小家电,还有不少品牌并未实行明码实价。
在国美,一款打特价的大1P空调,标价为170**。一名消费者经过跟促销员一轮砍价,后者终同意向公司申请再少5**。这种现象在厨卫领域同样存在。某国产品牌燃气灶标价1400多元,而上月记者来看时标价还是2300多元。“商场现在要求明码实价,所以我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标这么高再来打折,你现在看到的价格就是卖价。”尽管促销员这样回答,但面对“能否再优惠些”的询问,她几番犹豫后仍表示:多还能少20**。
由此看来,虽然各大商家都在推行明码实价,但讨价还价的空间仍然存在。在国美销售三星手提笔记本的销售员陆永浩告诉记者:“明码实价后消费者看到的价格基本上就是实际交易的价格,不过,如果消费者一次性消费很高的话,我们会和总部申请,如果批下来了或许还会有些优惠,不过也优惠不了多少,毕竟现在的价格浮动空间很小很小。”
那么作为消费者是如何看待商家推出的“明码实价”?在接受采访的消费者中,大多数都表示如果促销员称一分钱不便宜,他们随即转身就走了。而促销员也称,他们现在需要向顾客反复解释“明码标价”的规定。但在消费者的印象中,买家电就要讨价还价,哪怕便宜几十元都行,这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一个惯例。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LED面板灯产品优势未全部体现 下一篇:强化地板战场已在二三线城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