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业在国内外上缺少叫得响的品牌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针对我国石材目前存在的丰产不丰收、多而不专、大而不强的现象,石材行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内在竞争力势在必行。
我国石材储量居国内外位,石材市场中生产加工能力及出口总量和总额已跃居国内外,但我国石材行业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总体偏低;另一方面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只能通过相互压价进行竞争。近年来,石材出口金额增长率远小于出口数量增长率,以3倍于意大利的出口数量才创造了国内外的石材出口金额,丰产不丰收。
由于矿山开采企业进入门槛低,造成当前石材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且长期以来矿山投入不足,开采方法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导致当前石材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分布呈现“小、土、散、乱”的特点。没有高度整体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下,总体看来多而不专,其直接后果是整个行业核心竞争力匮乏和效益增长后劲不足。
总体上看,我国石材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大而不强,大部分企业忽略了自身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还在生产量大面积的“大路货”,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竞争方面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与国外同类型产品差距较大。我国虽然是石材产量大国,但是却是品牌小国,整个石材行业在国内外上缺少叫得响的品牌。
对此,福建海关建建议:
一是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行业新标准,提高出口企业的准入门槛,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支持鼓励石材企业走联营化、产业化、专职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应加强对石矿的整体规划和资源配置,整顿和理清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规范监督石材业生产经营秩序。对石材荒料、成材等制定业内整体的基本价,确定涨浮率,制止业内的不正当竞争,杜无序低价出口。
二是石材企业应紧随政策调整趋势,改变对价格优势的依赖,着力于石雕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税收政策也要做相应调整,比如今年再次对石材产品出口退税进行调整,去年末调整出口退税的部分石材产品今年7月1日起实行5%的新的出口退税率,下调8个百分点。从上半年福建省出口看,涉及降低出口退税的石材出口251.9%,增长91.9%,占同期福建省石材出口的60.5%,受影响面较广。一方面直接增加石材企业的压力,淘汰低技术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使得出口石材获得**变小,增强国内竞争,淘汰落后企业。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石材业主动迎合“碳足迹”要求 下一篇:五金配件高品质产品来应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