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决战奥运营销之巅
- 鲍红亮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女士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芒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建冬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云燕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绍雄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崔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欣欣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欣欣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欣欣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翟女士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08年的奥运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产生的影响是长久的,体育营销也是商家惯用的策略,在08年的奥运上很多企业都采取了自己的营销方式,那么跟随小编一块来回忆下,品牌围绕奥运的营销大战,各大企业的战果如何呢?
:新媒体营销革命
2007年,集团与众多新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展开了一场新媒体营销革命。2007年11月10日,由集团与.COM共同发起的 “有我中国强——寻找我的奥运坐标”大型网络公益签名活动通过.COM正式上线。通过架设虚拟网络空间的“中国版图”,网民只要登陆活动网页,就可以在版图的任意地区标注自己的名字,并上传自己的手写签名和奥运祝福。此活动创新的互动设计和充分的情感诉求在奥运活动铺天盖地之际迅速聚集了网络人气。
与传统推广方式不同的是,此次活动从架设虚拟空间到充满WEB2.0特色的互动签名,再到与MSN、Skype、大旗网、酷六网等新锐媒体的密切合作,囊括了所有热点媒体。再辅以MSN动漫传情、腾讯秀等“病毒营销”工具,集团的网络奥运营销成为一次新媒体的集中展示。
由于新媒体准确度强、性价比高、互动性强,集团对于新媒体的率先应用所取得效果,让竞争者为之震撼。今年6月2日,国内外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国内外品牌实验室公布了“2008年中国500价值品牌”评选结果:集团的品牌价值由去年的167.29亿提高至201.35亿,年内大涨 34.06亿,以优势第四次蝉联乳品行业位。
可口可乐:营销2.0
在营销2.0时代的今天,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核心就是构建一个基于品牌价值和品牌营销传播目标的互动参与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受众的互动参与,实现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可口可乐的一系列奥运旺炬营销活动中,可口可乐奥运旺炬在线传递通过软件这一的载体,使在线旺炬传递活动以“野旺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蔓延。在“圣旺也来我家”活动中,以境内奥运圣旺传递路线为基础,以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搜狐网络为平台,同时构建一个以线下旺炬传递为核心平台,实现了受众与品牌的网络互动。
可口可乐的这一系列营销活动,充分御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创造消费者与品牌间的价值交流,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这种营销2.0模式值得众多本土企业研究和学习。
搜狐:以垄断优势营销
搜狐在奥运营销方面下手早,收割,可谓不遗余力,一网打尽,为的奥运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搜狐作为门户网站中先吃螃蟹的奥运赞助商,拥有的内容权益以及广告权益等官方资源,通过签约华奥星空、新华社、**、承建官方网站,得到了100多张进入现场证件,时间内近距离对奥运进行全面报道。
然而仅仅靠赞助,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在报道上的便利。搜狐的奥运报道资源还通过其他的一系列合作而获得。在资源方面,搜狐是一系列奥运官方网站的承建者,包括奥运会官方网站、鸟巢官方网站、水立方官方网站、残奥会官方网站、北京奥运旺炬国内外传递官方网站等十几个官方网站。搜狐体育中心总监敖铭介绍,他们做这些网站是因为刊号了这些机构所具备的丰富的奥运资源的优势。在完成对这些官方网站的建设、运营的同时,他们也要利用这里面的资源展开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此外,由于搜狐承建了奥运会的官方网站,所以在比赛成绩的播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搜狐奥运频道上也会用更为方便中国用户阅读的方式展现出快的、权威、准确的比赛成绩,几乎与赛场信息同步直播。
青岛啤酒:系统营销
2007年4月15日,青岛啤酒与台合作,推出了“倾国倾城值得向国内外介绍的中国名城”活动,为城市进行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除了通过之外,青岛啤酒更多的是选择了互联网媒体。互联网有它独有的特点,其高准确性、快捷性、互动参与性,也成就了青岛啤酒和搜狐持续四年的营销战略合作。
比如,针对“倾国倾城”活动,青岛啤酒通过搜狐的传播平台进行了系统策划,设计出主题网页,包括倾国倾城的专题报道,欢动地带,也包括签约的中国跳水军团的一个系列介绍。搜狐在时间进行了这些了这些信息的发布。另外,青岛啤酒还通过其他的一些网络广告的形式进行了信息的报道和宣传。
同时,青岛啤酒借助奥运之势进行了系列的规划:05年酝酿激情,06年是点燃激情,07年是传递激情,08年是释放激情,09年是分享激情,青岛啤酒用它们的激情文化点燃国内外的激情,成就中国人2008年的梦想。然而合作搜狐,这也开启了青岛啤酒信息时代企业网络营销的又一模式。
除了、可口可乐、搜狐和青岛啤酒,还有三星、联想、中国移动、阿迪达斯这些国内外品牌,在激烈漫长的奥运营销大战中,各展所长,品牌认知度调查也名列前茅,它们成为此次奥运大战的赢家。
市场营销公司胜三公司及其调查合作伙伴CSM媒介研究于2008年7月10日公布了一期关于中国消费者对奥运偏好的调查研究结果。调查显示,那些能够聪明地挑选运动员、并且保持营销连贯性的赞助商获得了比其他企业高10倍的营销效果。
无疑,所有奥运会赞助商都紧握2008的奥运商机,“奥运+网络营销”这一模式尤其成为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或许,借助日益成熟壮大而又很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强调关联性与注重创意,同时兼顾资源整合和战略持续性的奥运营销推广才会更富战斗力和生命力。文章本分摘选自《互联网周刊》
经营界都说:奥运会正在给中国赞助商提供一个展示“中国制造”品质的国内外大舞台。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当李宁在“鸟巢”上方完成那难度颇高的3分钟长跑时,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响起一句震撼的话语——一切皆有可能。在一场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内外体育装备巨头们漫长的商业长跑中,这一刻也意味着李宁品牌的意外胜利。
品牌诉求代表理念和内涵。“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品牌在过去十几年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结晶。李宁通过国内外化、英雄情结、大众互动等一些营销措施,不断将既有传统的体育营销模式和新型的体育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与其品牌战略、专职发展及CSR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加强了产品的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体育营销的一个圆满案例。如此一来,李宁离国内外的距离越来越近,至于具体何时,我们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青岛啤酒,释放奥运激情
指挥了青啤19个大型营销和品牌战役的严旭很自信:“释放奥运激情的人们,正越来越多地打开青岛啤酒。”第三方数据有说服力。国内外权威调查机构益索普刚刚发布了一个跟踪调查结果,产品促销效果,青岛啤酒居所有奥运赞助商之,被访者的购买意愿从54.1%提升到75.7%,增长21.6%。
德国游客乔博在北京朝阳公园青啤文化广场畅饮一大杯青啤:“我相信各省市内外很多人都熟知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随着奥运营销,国内外公民会更喜欢它。”除了奥运的官方场所,北京还有12个青啤文化广场。那里有舞台,有活动,有体育的互动,还有品酒区、博物馆、品牌发展展览区。可以说青啤的体验中心给中外客人提供了一个释放激情、感受品牌的欢动舞台。
(责任编辑:jiajia)
上一篇:事件营销成功经典案例分析 下一篇:美容院做足宣传让**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