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创业必备>创业政策>苏州积很打造留学人员创业服务平台

苏州积很打造留学人员创业服务平台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娜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小桥流水、娟秀如画——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园林城市,而就在这个园林里,成长起来一个个高新技术园区,吸引着精心打造人才,建立起精心打造产业,让苏州在精心打造创业中领跑。

“拎包办公”凸显“以人为本”

在苏州国内外科技园内,刘继明的网经科技有限公司蒸蒸日上。3年前,他刚刚学成归国,跑遍国内各大城市,希望找到理想的创业地点。作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研究开发机构贝尔实验室贵族享受工程师,刘继明怀揣丰厚资金、重量级技术,想在祖国干出一番大事业。

刘继明记得,次苏州之行时,他就被这个城市打动了。科技园路边高耸着一块广告牌,写着“打造中国的‘新硅谷’”。

“回国以后,我跑遍了北京、上海、福建等各省市各地。那个广告牌让我感受到苏州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对留学归国人员求贤若渴的诚意。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家的感觉。”刘继明说。“大部分像我们这样的留学回国人员都是科技出身,很少是管理人员出身的。我们拥有前沿的技术,但是缺乏管理经验,所以亟需政府的鼎力支持。”

苏州市政府为留学回国创业人才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务,让他们能够一心扑在事业上大干一番。苏州市副市长谭颖介绍,为了延揽人才,苏州市大力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努力为留学归国人员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这些创新创业载体,可以有效解决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科研场地、试验仪器、创业人才配套队伍等问题,大大降低创业成本。

在苏州,留学回国人员拥有规范、透明、廉洁、效果的创业服务平台体系。苏州市人事局副局长方培华说,苏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对“海归”创业人员的所有行政服务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理。刘继明将在苏州的创业形象地比喻为“拎包办公”。

“至连我创业伙伴的小孩回国入学读书的小事,都由我们园区的人事局帮忙安排。政府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几乎什么都不需要操心了。这和入住公寓一样,那是拎包入住,这是拎包办公。”刘继明说。

刘继明在美国也曾有创业经历,深感中美两国政府对待创业者的迥异态度。美国政府对创业者不闻不问,能不能闯出来完全靠个人;中国政府则总是像及时雨一样,急他所急,想他所想,在他正需帮助时推他一把。

“‘拎包办公’凸显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说。“以人为本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1世纪的竞争依靠的是人才,从这方面讲,苏州的确是的践行者之一。”

立足精心打造——寻求“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苏州市积很寻求产业转型之路。过去,苏州工业园区引进的多是制造业人才;如今,科技创业型人才正源源不断地涌入。

“有人说苏州的经济是打工经济,实际上电子信息、机械电气、生物制药等高科技行业才是近年来的引才重点。”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护局副局长周文蓉告诉记者。“苏州已经形成了以人才带动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带动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这位副局长介绍,苏州非常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坚持每年公布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目录。

苏州科技园立足精心打造,在这里创业的企业大部分是高科技企业。服务高科技企业,一是要给予资金支持,二是要提供充分的信息交流平台。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人事局人才开发处钟宁说,苏州市注重对留学归国人员的资金扶持。园区内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创业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国资风险投资公司“中新创业”的支持。

此外,根据苏州市颁布的《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凡是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都能获得200万元的科技专项经费、不少于风险投资投资总额10%的配套投资,免3年租金的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

刘继明说,在创业初期,他得到了中新创投公司的资助,此后又连续两年申请到科技专项经费200万元。

“我的公司对研发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一台合适的示波器都要花费几十万。只要政府有了**的投入,我们就会交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刘继明说。

“我们现在提出一句口号:要当白领去上海,要想创业来苏州。”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伟澎说。“当然,我们的人才集聚能力不如北京、上海,但我们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除了资金扶持外,苏州市还根据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打造了一批投融资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互动交流平台。

“我们为帮助创新人才与海外人才的知识交流,经常举行小型的研讨会。此外还为创业人才提供信息服务,把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联网,使企业可以查询国内外上前沿的科技理论。”吴伟澎说。

坚持创业带就业 破解就业问题难

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大约有2400万,但新增就业岗位很难满足这些就业人员的需求。

周天勇说,中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而且中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为20个至30个,而中国实际上仅仅为11.66个。

“钢铁、炼油等资本密集产业虽然产值较高,但吸纳就业并不多。一个个体户平均能解决2人就业,一家私营企业平均能解决13人就业。”周天勇说。“大量小企业的存在是稳定社会、富裕民众的重要措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谭颖认为,企业多了,服务业得到扩大,可以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而且,中小企业店长多了,中等腰包不瘦的人也就多了,这些企业的工人也有了腰包不瘦,这样就能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消费能力,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就业问题压力巨大、挑战严峻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里,创业带动就业取得阶段性进展。”谭颖说。“创建创业型城市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新增长点,也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据统计,2009年,苏州市净增私营企业1.6万家,总数累计达到15.73万家;净增个体户3.34万户,总数累计达到32.55万户;创业人数净增4.94万人,累计为48.2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1%;完成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7.9%

近年来,苏州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年均增长30%左右;2008年,在遭遇国内外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民营经济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数依然增长11%左右,达到168.4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平均比例为1比5左右。

“立足精心打造、用心搭台、找准定位,苏州为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提供了规范、透明、廉洁、效果的服务平台。”周天勇说。“园林城市栽下了梧桐树,引来无数金凤凰,创业型城市建设令人欣喜!”

 

(责任编辑:xuli)

上一篇:海归创业在江苏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政策遇尴尬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