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不忍则乱大谋 谨防细小
- 黄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何为“魔鬼在细节”这是西方人给的一种定义词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种成语。同样中国也有类似说法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预示着小事情可以成大事,反之易懂。
国内外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描述其成功的原因时,他也用“魔鬼在细节”做了回答。在设计大剧院时,他精细地测算了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间的距离及因此导致的不同听、视觉感受,并根据每个座位设计了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位置等。
中国传统产业如中餐、中药、百货等,在历史经验方面不比美国、日本逊色,这些产业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创新,其中的管理、技术若逐一分解,也谈不上深奥费解,但为什么产生不了**、**、沃尔玛那样的500强或百年老店?中餐那么多以鸡肉为主料的辣子鸡、文昌鸡、白切鸡、手撕鸡、炖土鸡等,哪一个口味不比**的麻辣鸡块好吃?**在北京曾与中式快餐“荣华鸡”对阵过,但后者很快败下阵来。
问题就出在细节的把握中。我们每去一家餐馆,总会发现诸多不称心和重复出错之事。我们的餐馆很少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
同样,在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很过5年的不到9%。
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稍微上规模就摇摇欲坠,筹资越多犯错越多,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以“精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团队未能通过“千锤百炼”,把细节管理训练成一种习惯;企业的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等基础管理的具体要素,支撑不了高速成长所要求的应变,也与资本市场所赋予的资源、机会及发展空间不相匹配。
天降大任于“细节”
我在创业企业总裁培训过程中,与几百位企业行业实力品牌有过深入沟通,切身的体会是,对于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来说,需花功夫、艰巨的工作还是锤炼管理工序、苦练基本功,从不切实际地很越企业发展规律的“高空”状态中沉稳着陆。只有对细节精益求精,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能创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化改革、国有股减持、开设创业板都是广大投资者拥护的,问题出现在我们的规则与监管的细节操作中,如创业板上市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股权流通时间的限定、国有股流通的价格与比例等。每一项市场化改革措施都可能存在诸多漏洞和投机空间,这些具体细节考虑不周,就会与我们制定的政策主旨相违背,细节中的“魔鬼”就要作乱。因此,象证券市场这种变幻莫测的行当,政策法规更要求讲究细节,不能依靠简明的法规或所谓正确的口号解决问题。
往往我们认为越复杂的就是的这个是有误的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是的。只有把简单的东西做到了,一件事情才算是圆满,细节成就未来。
(责任编辑:x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