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监管:为企业出海护航
- 韩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郭捷珍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爱军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乐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盛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女士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洪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梅伟辉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麦肯锡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国内外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国内外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在其主编的《200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2008年海外收购的损失肯定越过2000亿元,一边是海外并购的有利时机,一边是伴随在并购中的巨大亏损与风险。”
央企海外并购的交易标的额在不断创新高,因投资失败所带来的损失金额也同样惊人。中信泰富、东航、中国远洋以及中投公司就饱受海外投资大额浮亏的困扰,至今噩梦未去。
李荣融在很多场合表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内外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2009年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将更加严峻。
央企走出去,是一次央企国内外化和国内外资源收购的机会。但因央企的特殊性,如何使海外的投资并购不损失国民的流水,如何做好风险管控,都将考验央企负责人与国资委的智慧。
风险控制
中铝以195亿美元打破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历史记录。在2008年1月的一天,中铝联合美国铝业通过场外收购的方式,以140.5亿美元的出价收购力拓英国上市公司约12%的股份,同样打破了当时的历史记录。然而,这笔收购并没有给中铝带来好运。时至今日,随着国内外钢铁市场行情的一路走低,每股60英镑的收购价变成了20英镑/股左右。
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一个问题值得国内一些企业家深思,中国企业收购过来的那些巨型企业,其管理制度完善,经验丰富的经理层都没有经营好,中国企业家拿什么支持能经营好呢,人家积累了几百年的企业发展理论,而中国的企业才刚刚开始。”
“去境外投资的央企,先是要有风险意识,其次是一定要看准了再投,是收购之前一定要有周密的评估和风险防范的手段。”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委目前只监管141家企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使这些企业不致出现经营性亏损,谨慎投资是当务之急。”
徐传谌表示,在央企投资中,有三个问题必须谨慎对待,一是海外投资并购;二是高风险投资,比如金融衍生品;三是央企主业经营之外的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而这三类投资风险中,海外投资风险尤为突出。
关于如何规避海外投资并购风险,张文魁表示,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先不要泛政治化。泛政治化容易上升到高度、利益的高度,认为把国外企业吃掉了,是我们强盛的标志,如果掺杂这些因素,就不能冷静地按照经济规律和商业形势做商业决策;其次,政府要减少审批,让企业自主选择投资;再其次,企业要改善自身的治理结构,要靠企业自身比如董事会来决策。
强化监管
“作为央企的出资人,国资委必须强化监管,尤其是对于海外国有股权和资产的监管,必须督促这些央企母公司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董事会的决策。从目前监管的现状来看,对央企海外投资并购,还没有比较有效的监管制度。”张文魁说。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央企海外并购投资的大额浮亏不断出现,同时,也有一些央企正在寻找抄底机会。对此,国资委为了严控央企海外投资并购冲动,以各种方式进行了预警,表示将从2010年开始在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从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看,重点凸现的是经营风险控制和重大投资决策。从讨论情况看,地方国有企业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发现重大损失,但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去年年底的各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要加强央企的财务监督,要管好账本,特别是对重要企业和重大投资决策要切实加强监管,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管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监管到位。
他称,“今年以来,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教训必须汲取。还有就是重大投资的监管,一个企业因一项重大投资失误,致使企业走向没落的例子太多了,我们要深刻汲取教训,坚决避免。”
徐传谌表示,央企全面风险监管制度已初步建立。国资委对央企的风险监管,在中航油事件之后,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部署。
“现在,国内外经济走势还处于下跌通道中,短期内扭转局面的可能性不大。这种形势下,投资的风险大于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为了企业财产的安全,避免企业在盲目投资中出现过大的风险,反复预警,这是出资人的职责。”张文魁称。
(责任编辑:)
上一篇:以企业的“韧性”来抵御一切风险 下一篇:特殊应收账款的风险评级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