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生创业养猪 经历艰辛无奈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一个计算机系的大学毕业生,该做什么样的工作?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他该去做和计算机相关或是与网络相关的工作。但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耿羲的做法,也许将彻底颠覆你的想法。因为,他去养猪了。
2009年2月,耿羲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当时,他与8个大学生同伴筹集了百万资金在浦口区石桥镇盘下了一个养猪场。那么,耿羲的创业路是否一帆风顺,他又有着怎样的艰辛和无奈?
计算机系大学生包200亩地养猪
在浦口区石桥镇,询问耿羲的名字,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会直接给指路,“就是那个开养猪场的大学生吧!”在当地人眼中,一个大学生开了个200亩面积的养猪场,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新闻。
耿羲的公司就在一条水泥马路边上,门口的一块匾上写着“南京菁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入公司大门,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泥路通向办公室和厂房,“原本是条泥路,一下雨就泥泞,村里为我们着想,投了10万块钱修了这条水泥路。”耿羲告诉记者。
走过办公区,便是一汪湖泊,养猪场在湖边的亭子后面。“之前,有一个老板在这里养鸡,我几乎是眼就喜欢上了这里,一眼望去全部是绿色。”耿羲说,这一眼,他已经作了决定。
耿羲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的毕业生,专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之初,他的选择是在一家环保公司当副总经理。2009年初,一名叫陈志斌的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上世纪70年代的南大毕业生陈志斌,所学专职是生物。此前,一直在南通办养猪场的陈老师遭遇了拆迁,在南京,他遇到了正想从事养殖事业的耿羲,两人一拍即合。
“当时也想过,学计算机的去养猪算不算不务正业,但我也去环保公司、电信部门上过班,终发现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合我,我更适合去创业。”耿羲告诉记者,计算机知识为他的创业提供了不少便利,“现在公司的文档整理、搞网站等都是我自己做。”
终,在父母和同学的支持下,耿羲又结识了8个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朋友,终以118万元的转让费盘下了养殖场。当年2月,南京菁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耿羲担任公司法人兼董事长。
天灾带来严重损失,大学生董事长落泪
几天前,猪贩子刚运走了200多头猪,猪圈里变得空空荡荡。“一年前,这里动物的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400头猪、1万只鸡、1500只鸭子、500只鹅、几千尾鱼。”谈起去年因为天灾死去的那批家禽家畜,耿羲满是伤感。
虽然不愿回忆,但记忆却依然清晰。去年6月的一个夜晚,大家一起围坐在桌边吃晚饭。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的宁静,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当耿羲和同事们到鸡圈里看时,发现当场就死了3000多只鸡,“鸡天生胆小,雷声一来,将近1万只鸡开始往一处挤,分成了几十堆,每堆都有一人高。下面的鸡,被压死了。第二天,鸡又死了4000多只,被暴雨淋过,鸡抵抗不住。”耿羲说,看着那些鸡的尸体,他忍不住哭了。
熬过了6月,鸭子又出事了。1000多只鸭子是分在两个大水塘里养的,晚上就一起养在一个露天的棚子里。“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一个水塘里,几乎一只鸭子也不剩了。”有人说晚上看见一排摩托车带着麻袋来偷鸭子。后来,大学生们在水塘边盖起了一个小屋,还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晚上耿羲和同学就住在小屋里看守。
因为来了刑警,小偷的气焰终于被镇住了,鸭子没有再出过事,但猪又出事了。7月底,一场流行性高热病袭来,“周围村子里几乎已经没有生猪了。”耿羲眼看着400头猪苗开始出现死亡迹象,不停地请导师来看病。病情控制住了,终还是死了100多头。
先后走了7人,9人大学生团队成过去时
去年7月,稳住了猪的病情后,有股东开始质疑耿羲,“疫情和天灾之前为什么没有想到?”不久,有几个同学以家庭原因,离开了养猪场。
而对耿羲打击比较大的是其中一个同学的妈妈。这位妈妈直接从老家来到南京,住下来要把儿子带走:“我的儿子是大学生,难道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要养猪?”终,这位同学也离开了养猪场。
当然,也有同学的离开充满温情,“其中一位同学告诉耿羲,他刚走出校门,还想到外面学点东西。”这位同学走了,但终把20万股本留在了养猪场,“不都不管了,我支持你。”
终,当年的9个同学只剩下2个人。
2009年8月,南京市人事局一笔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送到了耿羲手中,随后,又有3名股东加入了这个创业团队。这支队伍重新起航。
“我是耿羲父亲的老朋友,来南京前主要是在内蒙古搞矿。去年过年时,耿羲的父亲带我来这里考察,我终选择了在这里投资。”陈建军,目前耿羲新的5人团队中的一员,“当时看到耿羲,确实很辛苦,有一段时间和同学们住在小棚子里,很心疼。”陈建军说。
当年的9人大学生团队已成了过去时,对于离开的同学,耿羲有些沉默,但表示理解。
憧憬,今年养猪2000头开专卖店
在耿羲的猪圈外,一排排红色围墙刚砌了半米高。“近天气冷了,工人休息了。”这道围墙,是耿羲一个新的创举,一个新的梦。2010年,耿羲决定与南京市畜禽科学研究所合作,专门饲养江苏省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黑山猪”,规模将达到2000头。围墙的作用就是让这些猪能够走出猪圈,自由散步,吃青。
在耿羲父亲老耿和股东陈建军的建议下,耿羲接触了美国一家生产“含硒”的公司,准备将“含硒”引进养猪场,“含硒的螃蟹、鸡都已成熟,在各省市有销售,如果能把这个项目引进过来,对于猪的品质肯定是一种大大的提升。”
如今,在南京市区开设专卖店及设计自己的品牌,已摆在了耿羲2010年的日程表上。“只有搞起自己的品牌和专卖店,才能把这种高品质猪肉真正推向市场。”耿羲表示。而在耿羲父亲老耿和股东陈建军的想法里,也已规划好了专卖店的位置,“准备放在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对面,搞会员制购买,将来甚至还可以搞个购物卡。”
“目前欠缺的还是资金和技术。”陈建军告诉记者,去年由于天灾的影响,算下来,全年亏了30万左右。今年如果要上马专卖店、加工厂和扩大养殖规模,资金缺口非常大。“说句实话,在管理及其他方面,耿羲确实也有欠缺的地方。”陈建军表示,他希望在养殖技术上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对于今年,我充满了信心。”耿羲告诉记者,他已经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准备攻读养殖方面的专职。另外,他还是会把心扑在养猪场,“我的未来不是梦。”
大学生养猪,或许会被不少人认为是一个新闻炒作的特殊样本。其实不然,耿羲的经历在大学生创业的故事中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耿羲们有理想,有激情,有团队,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敢闯,而且还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可是依然失败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耿羲不算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回忆耿羲当初办养殖场的“准备”:自筹的118万元资本金+整理公司文档办网站的计算机知识+不适合按部就班的性格。除了资金,后两条和办养殖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应该具备的养殖知识与经验,耿羲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后来的天灾是偶然,他的亏损是必然。只凭着一腔热情,缺乏调研,缺乏经验,缺乏天灾人祸的承受力,这其实是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轨迹,为此常常摔打得头破血流。这或许是年轻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摔打之后,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所以,耿羲到南农大上课了。
每个志在创业的大学生,在热情之余,都应该冷静地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具备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在创业过程中,我会遇到哪些困难,将如何应对?”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光有创业的激情、创新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选择的项目与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相匹配,并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不足,才能让创业之路走向成功。
(责任编辑:)
上一篇:淘宝电器城上线 向京东新蛋发起冲击 下一篇:“缝隙市场”中小生意蕴含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