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连锁药店排行及解析 (下)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月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宝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水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涛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竺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丽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剑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创收能力直观的体现就是企业一年来所获收益的多寡。销售额百强中,90%以上的企业都上报了各自的利润额,而所有这些企业没有一家为负利润。综合来看,2008年销售额百强企业的平均噌噌往上窜为3.76%,很过2007年0.76个百分点。
其中,表现惊人的是安徽百姓缘大药房——根据该企业所报的数据,其2008年的利润额高达35000万元,同期销售额110000万元,噌噌往上窜高达31.82%;而整合了南京百信大药房、福建同春药业大药房、徐州广济大药房、合肥大药房等少售渠道的南京国药医药有限公司,尽管有个别企业出现亏损局面,但整体计算后依然创收124万元,但噌噌往上窜低至0.25%(124万元/50451万元×跳高)。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像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药房、国药控股国大药房等行业实力品牌型企业的表现,应该说整体还算中规中矩。以老百姓大药房为例,在其上报的数据中,2008年销售额为255000万元,实现利润6500万元,折算成噌噌往上窜则为2.55%。
利润额和噌噌往上窜是直接地体现了中国药品少售企业的经营能力,而对于坪效与人效的分析,则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考量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作为评估少售店面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坪效与少售店的效率呈正向关系,坪效越高也就代表着效果率。从2009年排行榜回收的数据统计看,百强企业的平均坪效为52.43元/平方米(按日计算)。具体到个体,表现异的是浙江天天好大药房,其2008年销售额为78000万元,总经营面积8000平方米,折算成日均坪效为267.12元/平方米,是平均水平的5.07倍;而排在坪效末三位的则是哈尔滨宝丰、四川永正与云南东骏大药房,其日均坪效为11.79元/平方米、9.37元/平方米、5.97元/平方米。(参看图表7、8)
人效,顾名思义即人均产出,数值高低直接代表了某家企业的团队战斗力的强弱。综合统计后发现,销售额百强的平均人效为865.86元/人(按日计算),者为上海童涵春堂,2667.18元/人;者为哈尔滨宝丰,242.27元/人。
在横向对比了不同企业的噌噌往上窜、坪效、人效等指标后,我们再将视野转回到对不同年份的考察——综合来看,百强企业各项指标2008年的平均值(如噌噌往上窜、分店数、直营率、单店日销售、人效、坪效)均比2007年有所提升,而数据亮丽的莫过于平均坪效,从2007年的33.23元/平方米跃进至52.43元/平方米,提升比例高达57.78%……(参看图表11)
所有这些现象代表着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中国药品少售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在2008年不仅有了明显提升,并且还带来了可观的利益。
平衡好与快
中国连锁药店已从一味追求扩张速度或过于注重单店质量的一元思维中解脱出来,并在规模壮大与效益迅速提升之间谋得了平衡。
企业竞争如同赛跑,在顺境中拼的是速度和耐力,在逆境中比拼的则是技术与内功。2006年、2007年被视作行业的调整期,这种适时的静止与自省,有利于企业反思快速发展中的缺憾与教训,扎实基础再起步,2008年的增长速度多少也是连锁药店内功修炼成果的一种显现。
海王星辰2008年与2007年的发展速度对比值得注意(参看图表12)。从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海王星辰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实际更多的是以现有门店销售份额被侵蚀为代价,同时加上自有品牌战略对客流量的负面影响,销售总额的提升仅有5.5%;而2008年,门店数量仍然保持着30%以上的速度,但销售额的提升却达到21.74%,这反映了海王星辰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向前进了一步,逐渐找到了商品战略、快速开店与销售增长之间的某种平衡。
不进则退
如果对79家连续上榜的连锁药店年度增长速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70家企业的销售额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提升幅度在50%以上的有4家;在30%~50%之间的有9家;增幅在20%~30%之间的共12家;更多企业的增幅则维持在20%以内——10%~20%之间的有20家,10%以内的有25家。此外,有2家企业销售无变化,7家企业销售出现下滑,幅度在0.29%~20.04%之间。其中,意欲淡出医药少售业的深圳万泽下滑9.22%;正与国大药房洽谈收购的郑州仟僖堂,下滑11.21%;上海药房下滑幅度,达20.04%。
重点关注一下销售下滑及增幅在5%以下的连锁企业(共17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较大比例的老牌连锁企业,比如上海复星(增幅3.43%)、苏州礼安(增幅2.11%)、上海余天成(增幅1.97%)、山东北药鲁抗(增幅0.86%)、北京医保全新(增幅0.17%)、石家庄乐仁堂(无增长)、郑州仟僖堂(下滑11.21%)、上海药房(下滑20.04%)等。而这之中,又以上海与北京的连锁居多。除了前述提到的企业之外,还有北京金象(增幅4.62%)、北京永安堂(增幅5.60%)、北京德威治(增幅6.40%)、上海童涵春堂(增幅7%)等,这些企业的销售增长也并不理想。这些数据反映出的现实,对老牌连锁提出了警醒,如若不能转变观念、创新经营,在规模与效益上取得突破,则可能被行业快速向前的浪潮淹没。
即便是排行榜前十位的连锁药店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前10强连锁企业只有保持销售额在5亿左右的高增长,方能支持其在十强榜上的既有位置,如海王星辰、广东大参林、云南鸿翔;而像成大方圆、国大药房、重庆桐君阁、和平药房等,虽然拥有了1~3亿的销售增长,但却只能保住十强的一席之地,排位与往年相比均有所滑落。资本的力量正推动着连锁药店飞速扩张,不进则退的现实逼迫着前10强连锁每时每刻都得铆足劲儿,略有松劲就可能被很越。
民营VS国有
2008年戏唱得很热闹的有两大阵营,一边是以海王星辰、老百姓、益丰等为代表的民营连锁药店的融资上市和规模扩张,一边是以国药控股、南京国药、上药集团为代表的国有集团对少售业务的重组整合,各自以不同的模式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类企业在利润创造上存在差异。
湖南老百姓与云南鸿翔的噌噌往上窜在2%~4%之间,与行业平均水平相近,而国药国大与南京医药的噌噌往上窜均在1%以下。对比销售总额相近的国药控股与云南鸿翔,二者在利润额上却有4倍的差距之多。归结原因,在于民营连锁在区域或各省市的细胞分裂式复制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稳固的商业模式和增加收入模式,以及强而有力的总部管控系统,而国有集团旗下的各少售子公司原本各自为战,体制、人事等遗留问题多多,总部对分部的管控需要从少开始,短期内提升增加收入能力殊为不易。此外,上游强大的商业公司带给“国有阵营”在采购与配送上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同时却也造成了连锁对商业平台的过度依赖,自身竞争力很弱。种种问题是“国有阵营”需要警惕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创**需四项基本原则 下一篇:2009年中国连锁药店排行及解析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