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东进与互动西游:后进者的商业化之路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苏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今年9月,43岁的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来到中国。作为一个青年行业实力品牌,他在大连参加完由国内外经济论坛举办的“达沃斯”年会后,转道北京。在北京,威尔士有一位受过大学教育、能流利说英文的中国导游。
有一天,导游问他:“吉米,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威尔士说。很快,他看到了一张茫然的脸,小伙子并不知道维基百科是什么。
这样的事,恐怕在国内外任何其它地方都不会发生,几乎所有使用网络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它——来自Alexa与ConScore数据:维基百科(Wikipedia)已排名国内外访问量网站前五;而早在2007年4月,美国已有三分之一网络用户使用其作为咨询工具。
威尔士心情复杂。维基百科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过去几年,中国用户无法登陆其中英文网站,它那闻名国内外的品牌度在中国仍然缺乏;而且在这几年间,来自中国本土的复制者已在某些重要数据方面很越了它。
“中国情况与美国不同。在美国,做一些瞄准大众用户的非增加收入组织很容易,但在中国很复杂,而且可能中国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些组织。”当本报记者问维基百科是否可能像已在德国、日本等地设立办公室一样落地中国时,这位因创建国内外在线百科全书而被《时代》杂志定义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人物说。
这就使发生在旧金山时间11月中的一次会面显得意味深长。
这一天,在旧金山繁华的市中心——新蒙哥马利街149号大厦维基百科总部,威尔士与潘海东坐在了一起,后者是目前中国先吃螃蟹有专职运营团队并进行维基商业化探索的网站——“互动百科”创始人。
稍早时候,威尔士眼前的这个人物发出了进军北美的信号——宣布其旗下网站已结盟“文学城”、“新浪北美”、“倍可亲”、“未名空间”等海外华人站点,使读者在浏览后者涉及名词解释的内容时能进入前者页面。
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品牌国内外化的又一次躁动。换言之,以语言类别而非地域为界、做中文类在线百科全书正是此刻互动的诉求。
威尔士往东,潘海东往西——不过,同在品牌扩大这条路上,两者却可能于资源互换上取得一定共识:共享中文内容怎么样?维基百科的中国落地是否可能让“互动”托管?
东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尔士和潘海东并不构成竞争关系。“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是为了钱,所以,我们不需要合作伙伴,也相信没有人有精力把我们作为对手,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商业公司。”威尔士说。
但即使这是一个非增加收入组织,维基百科也是威尔士的事业,而“红灯”已经闪亮:
维基百科早在2002年即有中文版,不过截至目前,其中文站点只有条目28万个和很过70万名的注册用户;互动百科有很过300万条目和170万注册用户;另一巨兽则来自中国搜索界No.1,其推出的同类服务“百度百科”也已有近200万个条目。
11月17日,坐在维基总部办公室,威尔士这样向记者回溯往事——“我想在维基百科出现前,这个国内外上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进行理性讨论,因为存在很多意识形态或方面的限制,同时,还有一些人为的、有组织性的谎言宣传。”
“我希望自己能建起一个平台,通过一些基于事实上的、理性的讨论而非基于情绪化的方式,去传播人类知识以及正视或是解决一些分歧”。威尔士说。
喜欢安·蓝顿(Ayn Band)的书、自认为是一个客观主义信徒的威尔士,原为芝加哥一个期货和期权公司的研究总监。1996年时,他与两个伙伴创建了一个专门针对男性的门户Bomis,该网站随后成为维基百科前身——“Nupedia”初资金的供给者。
Nupedia是由导师编写的一个自由网络百科全书,条目内容都由导师编写和审核。从初衷上说,它与维基百科目标一致,但Nupedia举步维艰,原因是——几乎没有多少导师有撰写兴趣。
偶然,也会有几个想写写自己研究方面的内容,不过Nupedia主编拉里·桑格(Larry Sanger)迅速终止了这种做法。他认为,如果这些个人研究成果不经其领域的有关导师审核,那么Nupedia将变成原创新信息发源地,有违他与威尔士的理想。
2001年1月,威尔士与桑格推出维基百科。除采用当时刚发明的“维基”技术(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魅力在群体协作),允许任何人可发表和编写内容外,他们还开放了平台,使应用接入更为开放。
之后,维基百科发展迅猛——2001年底时,其条目已增至2万多个,并有18种语言版本。2007年9月9日是值得威尔士纪念的一个日子。其时,英文维基百科条目突破200万大关,成为有史以来的组装百科全书,规模甚至很过了永乐百科全书(1407万条)。
“我换了一种方式去做,然后,我解决了问题。”威尔士说:“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和目标。如果遇到挫折,你要思考是否能以不同方式去做。”
这一八年总结,或许也能再次适用于今日——目前,中国用户已能抵达维基百科中英文网站,但在涉及某些方面内容的网页仍然被过滤。
应该如何与中国环境协调?在这一问题上,威尔士一直试图传递给外界的信息是:他有足够诚意,他有足够耐心,但维基百科与威尔士本人在国内外的声望,却不足以使中国300万的互联网用户在短时间内皈依他。
除频频访华以更多地在中国宣传维基百科品牌外,希冀中国用户能迅猛增长的威尔士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区别于德国、法国、日本等地的落地路径,他是否能再次转换方式以启动这个拥有国内外互联网用户市场的引擎?
西游
但事实上,东进的维基百科还将面临一些棘手的业务问题——中国互联网本土市场的复杂性,已为多个境外网络巨头证明,这也正是威尔士计划频频访华的另一原因。“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他说。
当日,坐在威尔士对面、可能给予他这双重帮助的人物:低调而书卷气、信奉“模仿也是创新”。自今年9月将维基百科中文商标小本赠与威尔士后,他们一直保有紧密关系。
潘海东——标准“海归”,曾先后就读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经历创建管理咨询公司、出任电子商务网站“亚商在线”CTO等后,2005年底,同样以维基技术为核心的互动维客(YelloWiki)上线。
但这一团队,商业化目标明显。在它终明确将以维基百科模式期盼未来前,曾被同行津津乐道于其曾“将传统黄页与维基相结合”的商业化举措。
作为5年后进入的复制者,潘海东应感谢威尔士——后者向外界证明了这一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指向未来。
8年前,当维基百科像它所在的城市“旧金山”——视差异和社会差异为骄傲般特立独行地出现,质疑声也接踵而至,经典的一个评述来自大英百科全书总编,他将其斥为“公共厕所”。
从某种意义上说,允许任何人都可以访问、也可编写内容的维基百科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对人们能力与诚信的信任。但那个时候,《时代》杂志还没有将“You”作为年度人物并承认Web2.0所倡导的UGC(用户可以产生内容)可行,而它那开放给所有参差不齐的人是否能支持内容可靠这一问题,还未经权威鉴定。
2005年12月5日,美国《自然》()杂志出版了一篇文章,专门研究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的差距与准确性。他们随机选择了40篇文章,结果发现——维基百科错4个,而大英百科全书错3个。结论而言,基本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根据维基百科历史提供的数据,一旦出现用户乱改内容情况,平均五分钟内即能被自动纠正。有一句大白话是:当关注的眼球多了,瑕疵自然消失,但潘海东更愿以“内部机制决定较能达到动态平衡”来描述这一系统。
“维基本身概念和其能实现的机制已将防备作恶行为发挥到,相比BBS只有一个具备删改权利的守门员,而维基百科相当于每个人都是守门员。”潘指出说——“但从管理角度,我们必须去防备有人作恶的情况。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互动百科,内部都设有‘管理员’系统,这可能是创业团队的人,也可能是经验值高的用户,而一旦用户出现作恶,其ID积分即会被扣,每一管理员都具有行使该功能的权利。”
不过,来自中国本土的“新生军”,也并非一个“完全拷贝者”。
先,维基技术创立十年,缺陷也已隐现,发展中“跳跃性发展”的优势在这里也再次得到体现:互动百科自主开发有国内外款开源中文维基系统“HDWIKI”,其包括支持Web 2.0时代比较显著的特点标签tag、将较高明的AJAX应用补入能使维基系统更满足现实互联网用户需求。
其二,从管理而言,双方采取了不同模式。维基百科是在成立5年后才宣布增加安全措施的,这包括禁止未注册用户修改条目等,而互动则在日前引入了匿名编辑功能。
“此举表明我们对风险掌控的力度,已进入一个成熟阶段。”互动称,但因互动的商业运转皆在中国,其在服从政府政策或是面对部分敏感内容命运之间亦没有太多选择。
后进者的商业化之路
“我们有团队在中国,我们在中国做了大量工作。”潘海东强调。换言之,深谙中国本土市场是互动百科手握的资源,而意欲西进的互动若能伴得“维基百科”这一品牌,无疑也将使其北美市场战略大为增色。
截至发稿时,威尔士将以何种方式加速维基百科中国用户的增长尚无答案,但它自始至终所贯彻的“非增加收入组织”立场,却也可能误导该模式的商业前途——甚至于是在8年之后,不少圈外人在与记者闲聊时仍认定这是一个无法商业化的模式。
据美国科技界估算:如果维基百科接受广告,其2006年的估值即已达5.8亿美金;而2007年,这一数字是12亿美金。
嗅觉更为敏锐的风险投资商们当然不会错失机会——2008年初,互动已获来自DCM创投的轮投资。
今年7月,DCM再投3000万美元,而总部位于硅谷的德丰杰龙脉(中国)也于次月跟进,其主投合伙人陆景锴这样告诉记者:“我们早有涉足百科项目的想法。”
多年来,维基百科一直依靠Wikimedia Foundation慈善的“供血”,这也是种商业模式吗?在美国也许是,但在中国——潘海东们,将成为孤独探索者。
除尚在预期阶段的手机应用与和传统媒体结合外,“我们目前比较确定的商业模式,广告系统已与本季度开始尝试,另一则是HDWIKI软件,今后它将根据客户需求订制服务而收费。”潘海东说。
HDWIKI同时也是互动开发的国内外款专门针对中文用户的小本开放源代码百科建站系统。客户只要拿到这个软件,就可自行建立一个百科站点。目前,其已应用于2万多家网站和频道,在国内外有5万多家企业将其作为内部应用,其中包括新浪房产频道、悦己杂志、上海热线等。
“小本用户一多,到软件更新、升级时就要相应地收取维护费用,”潘海东说:“我们计划今后将其以SAAS模式做服务收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