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平:高溢价不是新股破发根本原因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白宫政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关磊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060368048郑磊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修启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宋志宇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瑞银投资银行部亚洲区主席蔡洪平昨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溢价不是新股IPO破发的根本原因,但对于大多数来说,遭遇破发现象是十分正常的。蔡洪平建议投资者要纠正“打新股便能跳高收益”的错误认识。 此前不久,由于香港市场再现H股破发的现象,有上市日便遭受大规模抛售,使得盘中被迫临时停牌,市场担心2个多月以前的港股“破发潮”会再次降临。 对此,蔡洪平表示成熟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所谓的“破发潮”,市场不应该对“破发”感到惊讶。开盘价只要不低于发行价的10%,均不应该被称为破发,也并不值得引起市场和监管层的注意。 “高溢价不一定会破发。如果企业是高增长的话,那么就不是高溢价。比如企业上市的时候是50倍PE,但是今年实现了跳高的增长,明年就是25倍PE了。”蔡洪平说。 蔡洪平表示,当前是“中国时刻”,质量好的中国企业可以以较高溢价发行。“如何支持企业上市后不破发?是高增长,其次是企业定位更重要,要引导投资者看未来。”蔡洪平表示投资者基础是企业上市后会否破发的关键因素。 蔡洪平将投资者结构戏称分为三种类型,即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 “机构投资者比例越高,企业上市后破发的可能性越低,因此赢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对于企业上市来说至关重要。那些破发的,大多是由于散户投资者跟风所致。”蔡洪平解释。 此前,11月18日,金融风暴以来香港规模IPO的民生银行[6.190.49%]H股,则在日上市盘间破发3%。 对此,蔡洪平表示是由于民生银行H股上市时间不佳,恰逢国内外大环境动荡不安,但只是盘中出现3%的破发,并不值得引起注意。 蔡洪平介绍,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由于新兴市场并没有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认可,在香港上市的90%左右的新兴市场企业都会遭遇开盘价低于发行价现象。其中,不乏中国石油[10.690.56%]、中国电信[3.842.13%]、中国人寿[23.940.55%]等“中字头”企业的身影。 “但是现在的情况很不同了,中字头企业的资金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不再像以前一样过度依赖于国内外资金。”蔡洪平表示,香港H股未来的投资者基础将更好更稳定,破发发行价的现象势必会减少。 蔡洪平称内地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上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热捧的“品”,未来除大型银行等金融股以外,像房地产等企业,相对的支持会较少。 对于A场当前广泛讨论的询价机制改革的问题,蔡洪平表示A场破发发行价格是市场进步的一种表现,不应该引起担忧;中国A场正朝着正确的“市场化”方向前进。
查看财经日报 的所有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