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 罗奇:后泡沫时代的国内外衰退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余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关磊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060368048郑磊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图片位置
史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
失衡的国内外经济正发生强烈的泡沫后震荡。在需求方面受到的阻力可能会尤其强烈,因为美国消费者不可持续的无节制开支已经难以为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私人消费也明显缺乏动力,支撑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需求因而将受到削弱。以美国为的国内外需求迟滞将使商品生产商受到间接影响。简而言之,过去十年的辉煌将逆转。
美国消费者紧缩开支很可能成为后泡沫时代国内外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实,美国消费者的紧缩开支早就该开始了。在过去的14年内,强劲的消费增量始终很出低于正常标准的收入增长步伐,存款不足、过度负债的家庭肆意从房产和信贷双重泡沫中提取消费所需,使2006年末及2007年初的消费支出占实际gdp份额达到创纪录的72%。但是现在,随着这一对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消费量在2008年下半年以很出3%的年率急剧下降。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幅度都是创纪录的。
考虑到美国消费者依然承受着很大压力——不仅仅是创记录的债务和低存款水平,而且还有家庭和退休计划遭受的流水毁灭以及急剧增多的失业所引起的收入损失——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国消费占gdp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可能下降至泡沫破灭前的67%,这一水平盛行于20世纪25年内。考虑到逆转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美国消费量的下调大约还只完成了20%。
国内外经济因此而面临一个重大问题。美国依然是国内外主要的消费国,尽管美国人口仅占国内外总人口的大约5%,2007年其消费者支出大约为9.7万亿美元,而占国内外人口40%的中国和印度消费量相加仅为3万亿美元,不足前者的1/3。国内外任何其他消费大国——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的增长动力也无法与美国消费者相比,过去的十年中,这两个经济体的私人消费年均增长率接近1%,不足美国速度的1/3。简而言之,美国消费者需求将在未来多年面临紧缩的前景是摆在失衡的国内外经济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国内外再平衡有着明显的不对称性,美国消费者的停滞并未获得国内外其他地区消费增长的补偿。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中的亚洲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国内外上增长为快速的地区。2007年,发展中亚洲的出口占gdp的份额达到创记录的47%,比10年前的普遍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而与之相对,2007年这一区域gdp中私人消费部分却从10年前的平均近55%跌至47%,创下记录。
由于缺乏国内消费者需求的补偿,发展中的亚洲很易受到外部需求衰退的冲击。这正是目前显现的状况。这不仅是对美国消费者需求将连续多年减弱的预期,也是对于罕见的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开始同步衰退的预期。因此,亚洲所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目前不是发展放缓就是早已陷入衰退也就不足为奇了。经济脱钩的希望和梦想 ——过度乐观地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能获得必要的资金独自屹立于衰退的国内外之中——已经破灭。出口导向型的亚洲非但无法做到经济脱钩,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反而尤其脆弱。
调整刚刚开始,严峻的压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几年内美国消费增长依然会相当疲弱。而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私人消费增长则几乎没有自发加速的迹象。制度化的安全网络尤其是社会保护体系和退休金制度的缺乏,使得发展中经济体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存款而不是消费。转型中的经济体尤其如此。例如在中国,过去的15年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引起大规模失业,影响到6000多万劳动者。这导致就业及收入不安全感大大增强,因而引起预防性存款的强劲增长。在中国,消费占gdp的份额2007年已经跌至将近35%的历史点。显然,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出口和投资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以防止失业人数增加及社会不稳定。作为长期以来国内外化的受益者,失衡的中国经济面对大规模外部需求的冲击,将遭受巨大损失。只有消费者需求产生强劲反弹,才有可能触发典型的v形反转。尽管有大规模政策刺激,令人遗憾的是,若没有新的国内外消费者出现,2010年后国内外经济的任何恢复将很可能依然弱不禁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