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钢:高管薪酬遭公众质疑源于信息不对称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唐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艳君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艳君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心丑人丑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麦梓豪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卫1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近日,多家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高管薪酬却暴涨,这一现象引起投资者的广泛质疑。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咨询公司大*区总裁林钢昨日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受到公众质疑,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披露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降薪并非先吃螃蟹手段
美世目前在中国已有3000多家大型外资、国有及民营企业客户。“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就接到很多跨国企业客户的询问,这些企业大都接到国内外或区域总部的通知,要求对2009年的薪资福利预算做出调整。”林钢说,“这也是美世近几个月做出众多薪酬报告的直接原因。”
在林钢看来,虽然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也有所下降,但和国内外下降的幅度相比,中国的业务还算比较好的。因此,在这一轮人力资源政策调整上,不少跨国企业也纷纷对中国公司开了“绿灯”,甚至仍然拨给中国公司一定的加薪预算。另一方面,跨国企业也期望中国的业务能帮助其国内外业务尽快走出困境。
“之前曾经有人怀疑:企业承诺不降薪不裁员,难道它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与员工生死与共?其实这样的问题太过偏颇。”林钢说,“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多种多样,降薪并非先吃螃蟹手段。”
高管薪酬信息不对称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集中披露,近段时间高管薪酬又成了热点话题。
对此,林钢表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在欧美已经有很长历史,信息披露制度也相对健全,高管薪酬信息也能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但在中国,高管新酬信息披露才刚刚起步。虽然2007年开始实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收入,但是许多信息披露的要求和规定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从我们的经验看,由于对所要披露薪酬的定义不明确,各上市公司所披露高管薪酬的尺度不同。有的公司没有披露延期薪酬部分,因为这部分薪酬不是当年支付的。也不知道这薪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年度奖金,哪些是长期激励,年度奖金怎样与业绩挂钩,薪酬水平如何确定,整体薪酬激励如何安排,安排的依据是什么等都不清楚。所以说高管薪酬受公众质疑,还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披露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不过林钢也表示,在中国上市公司当中,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的比例并不高,许多高管本身就是大股东或主要股东。他们的薪酬收入相对来说偏低,与一般的非股东高管的薪酬收入有不可比性。还有许多公司是国有控股,他们的高管收入受到当地国资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薪酬水平也偏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