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擦鞋**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任天浩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简比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钰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1997年杨刚从学校毕业时,整天梦想有个好的白领工作。他在创业之前干过两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是公司职员,另一份是信息台的工作,工资虽然只有500元,但那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不是那天遇到一个阿婆,可能他的人生还将延续一成不变的轨迹。那天他正和朋友逛街,看到一个阿婆,一把年纪了还在做擦鞋的体力活,生活肯定挺苦的。杨刚便随口问了一句:“阿婆,您一个月能挣多少呀?”
阿婆头也没抬地说:“千把块吧,卖力点的话还可以多挣点。” 本来是抱着可怜老人家的心态,没想到阿婆的收入比他高出一倍,自己反而成了可怜之人。回去后,他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开个上档次的擦鞋店。
核心擦鞋市场是空白
自从有了开店的念头后,杨刚每天只要一有空闲,就上街观察擦鞋人群的工作模式,客源大多是什么人群,擦鞋者集中的黄金地段,还有什么客人没有发掘出来,他把这些细节都记在了小本子上,作为创业的初积累。擦鞋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比较低下的工作,父母当时一听他的想法脸都气青了,读了几年大学,怎么会想到干这个,以为他念书念呆了。他们说,如果朋友亲戚问起他的工作,叫他们做父母的怎么张嘴?女朋友听到他的想法后离开了他,这使得杨刚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现实证明他的想法没有错,核心鞋的清理和保养在当时是个空白,人们生活好了,有很多人的鞋都不便宜,他们不愿意交给不懂行的人来擦,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呀,为什么不从这里挖到人生的桶金呢?
坚决不擦便宜的鞋
没多久,杨刚把原先的工作辞了,在家研究了一个星期,拿出一份详细的合作计划书,在地图上标出了一些可以去的核心场所,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当时成都人的意识里擦鞋是难登大雅之堂,擦鞋匠只存在于街边的小餐馆什么的,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和擦鞋匠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好几次,刚走到大堂就被迎宾员“礼貌”地送了出来,身后还传来大堂小姐的嘲讽:“这个人想钱想疯了吧,跑到这发神经?”既然没有核心场所愿意和他合作,于是他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从自己摆摊开始练手积累经验。
当时成都的太升南路是有名的通讯一条街,每天人来人往,也是不少老板客商的聚集地,杨刚想抓住他们构建成自己的特殊顾客群体。1998年3月17日,他把寻呼机卖了,置备了一整套擦鞋工具,站在太升南路边上,响亮地吆喝起来:“擦鞋,5元钱一双!”
当时,周围看热闹的人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错,街边擦鞋行情是1元钱,只见有人降,不见有人加。每当有人问价,杨刚就很为清晰地重复一遍,而且声明不擦价格便宜的鞋。或许自己的叫卖很特别,终于吸引了一位50多岁的先生,也是杨刚的位客人,他要擦的是他脚上那双800多元的“老人头”。杨刚二话不说,戴上棉手套后,列出一排软硬不同的鞋刷,开始干活。
半小时后擦完了鞋,那位先生拿过鞋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摸出10元钱递过来:“小伙子,你的劳动值得我花10元钱!”天练摊下来,收入85元,比预想的好多了。
从10元小摊到星级连锁店
这10元钱让杨刚看到了创业的希望。之后的一段时间,他边在街上擦鞋,边继续寻找合作伙伴。虽然刚开始都会被拒,但杨刚从不气馁。就这样连续一个星期后,一间核心茶楼的经理终于答应见他一面。
这个经理漫不经心地翻了一遍杨刚的计划书说:“小伙子,相信我吧,你就是走遍成都也不会有哪个经理愿意与你合作的。”但很快,杨刚在这个核心茶楼擦核心鞋的生意受到了许多有钱人的追捧。享受过杨刚服务的客人都称赞说:“就担心自己尊贵的鞋被路边的擦鞋匠给毁了。”个月,杨刚便了二三千元。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核心场所主动找杨刚合作。
6年来,增加收入的数字不断上升,杨刚顺利完成了个5年计划:在成都购房安家。之后他便朝着人生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奔跑:扩大星级连锁店的规模。没多久杨刚每天都会接到浙江、福建及四川各地咨询加盟的电话,真是越干越有信心,浑身是劲。
如今杨刚已成为大老板,但他一直珍藏着这10元钱,“它带给我的是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