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具店经营惨淡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宏鑫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明高胜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辛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卢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xu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坤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丽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中国的高尔夫球人口连年成倍递增,但高尔夫球具店的生意却越来越难做。受到“假杆”冲击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上海几家老牌高尔夫球具店大多惨淡经营,勉强维持。 大禹高尔夫古北专卖店1999年由高尔夫球教练李向阳先生创办,是上海较早的球具专卖店。但近年来生意逐渐下滑,专卖店负责人陈晓君女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说:“从2002年开始,上海的假杆变得非常猖獗,甚至出现了专门出售假冒国内外球杆的专卖店。”一套国内外品牌的球杆一般在2万元左右,但仿冒的假杆却只有1000元。虽然容易让身体受伤,但还是有很多人购买。假杆严重影响了国产球杆的销售。”目前,国产品牌一般走中低端路线,一套球杆的市场价在三、四千元左右。 作为球具店,国产品牌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卖大品牌主要是撑门面,并不收益。”陈晓君介绍说,国内外大品牌一般只有10%的利润,扣去税,几无所剩。更头疼的是,大品牌必须在全额付款后才可以提货。国内品牌则可以售后付款而且利润也相对较高,有时可以达到50%。“现在很多初学者都去买假的,我们一般一个月只能卖掉一套国产的。” 为了自救,去年年底,李向阳牵头沪上几家主要专卖店成立了华东高尔夫器材商家同盟,共同打击“假杆”。然而假杆的势力依然强大,陈晓君说:“凡是做高尔夫的比如卖球具的,搞球场的都不收益,但她期待高尔夫的春天早日到来。” ……
(责任编辑:)
上一篇:藏经旺疗宫,流水之旺可以燎原! 下一篇:> **:计划自营店数量3年内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