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美味:卖北京烤鸭 抢占中国市场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美国三明治连锁店赛百味(Subway)总裁Fred Deluca日前表示,五年内,希望在中国的分店数达500家,十年后赶上麦当劳。同时,继星巴克宣布在中国卖茶、 肯德基推出两款米饭产品后,赛百味也加入了高举“本土化”旗帜的品牌阵营,Fred Deluca透露,公司正尝试将北京烤鸭、四川辣酱等“本地”三明治菜搬上菜谱。上述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洋快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正在激化。
洋快餐纷纷登陆中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营销系导师裘理瑾表示,包括去年在来福士广场开出大陆店的精心打造汉堡品牌卡乐星在内,越来越多的洋快餐正在进入中国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是因为这些品牌看好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这些品牌在欧洲、北美市场的发展已然成熟,开始转向亚洲市场。
据悉,目前赛百味的中国门店数仅占其国内外3.2万家连锁店的0.5%,大多数营收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和英国等市场。去年,赛百味国内外销售额达138亿美元,中国也仅占“微小”份额,因此被认为发展潜力颇大。而美国快餐业巨头麦当劳(MCD.N)近日披露,2月国内外同店销售上升4.8%,增幅优于分析人士预期的3.9%,其中,在美国市场麦当劳2月同店销售额仅增长了0.6%,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长5.4%,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则增长了10.5%,很显然,在亚洲地区的销售帮助抵销了美国与欧洲市场表现疲软的影响。同时,星巴克2010年的财务报表也显示,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营收增加19%,总营收达27.4亿美元,而相较之下,美国国内的营收增幅仅为1%,加拿大、中国市场则创下国内外业务增幅。**执行官舒尔茨表示,继续相信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
抢占市场竞争激化
中国市场的潜力令不少洋快餐纷纷加盟,希望将蛋糕不断做大,洋快餐之间的竞争也随之不断激化。大力推出“本土化”产品就是不少洋快餐提升其在中国人气的重要一招。“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很难改变,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推出本土化产品是加强品牌影响力非常好的手段。”营销导师裘理瑾表示。
当然,“本土化”并非先吃螃蟹的揽客招数。比如麦当劳,对“本土化”的追求就不那么明显,其近期的主要动作是一轮接一轮的促销,以及在三年内完成80%餐厅的形象升级,包括设立独立咖啡休闲区、由专人专柜销售咖啡系列产品、店色彩由原本的明亮色调转为咖啡浅黄、店内出现咖啡馆常见的皮质卡座等,标志着其正在向“时尚餐饮”转型。对此,裘理瑾认为,相比在国内外有限的及地区销售的 肯德基和赛百味,遍布国内外的麦当劳在国内外化与本土化之间自然更倾向选择前者。
一线城市快餐“饱和”
然而,不论采用哪种争客和扩张手段,对于国内一线城市的快餐市场,导师的观点是“接近饱和”,“快餐业的发展方向在二三线城市。”裘理瑾认为。他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 肯德基、麦当劳刚进入中国时,市场定位是偏高的,“当时,在海外市场上, 肯德基、麦当劳2美元一个汉堡的定价是非常低廉的,和坐一次地铁差不多价格,而当时在中国市场上,10元一个的汉堡是比较贵的。”此后,洋快餐在拥有越来越高的*****后逐渐回归平民化路线,“原先这些快餐品牌的边际利润很大,而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近几年来这些快餐品牌的价格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上涨,边际噌噌往上窜在逐渐降低。”导师认为,这些快餐品牌的扩张机会更多的在二三线城市,“可以复制在大城市的商业模式,以高噌噌往上窜的姿态进入,在成功树立品牌形象后不断调整市场定位。在一线城市创收能力的降低,可以通过二三线城市的价格来弥补。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京客隆:回归A股待4月股东大会决议 下一篇:> 苏宁:发布2010中电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