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盛:加速独资化 开店费用比金鹰低80%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石富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百盛集团董事会主席钟廷森及其妻子陈秋霞持有53.66%股份,市值149.34亿元。其另一家族成员钟荣俊持有0.66%的股份,市值8.16亿元。
于无声处,百盛正在加速独资化行动。挣脱了股权、开店数量和区域的桎梏,钟廷森将百盛门店的整合进行得有章有法。
2005年11月30日的成功赴港上市是为此拉开的序幕,百盛急于融资扩张是基于国内少售业特别是百货业的快速增长。钟廷森的资本运营和连锁扩张时代正式开启。
2005年底,百盛发布公告,将陆续收购输出的管理百货店。
“加快独资步伐,收回品牌输出管理门店的措施,将大大降低公司的营运压力,分散风险。”公司管理层表示。
从2006年至2008年,百盛共完成了10家管理门店的收购,在目前拥有的39家门店中,已经有一半实现了独资化的完全掌控。
少售业要想做大,收购显然比重新开店的效率更高。在政策放宽的宏观条件下,百盛商业实现内部的资产收购将有助于避免再开店的经营风险。一位百货少售业内人士表示,百盛实施此战略是在加强利润点的控制。
独资化带来的直观变化是业绩飘红。自独资整合步伐加速以来,百盛商业业绩节节攀高,股价涨势如虹。除了经营性增长,百盛的业绩飙升也离不开资本工具:大规模收购少数股东股权,甩开合作伙伴“单飞”;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多数百货少售企业在今年季度出现了销售下滑、利润减少的态势。而百盛集团近期发布的200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销售所得款项增至人民币约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21.0%,同店销售增长为9.0%。
轻资产的租赁战略也让百盛业绩受益,扩张加速。百盛仅拥有旗舰店的产权,其他分店则采取租赁形式。这样一来,百盛的每店开张成本一直保持在3000万至4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相较之下,它的竞争对手金鹰的每店开张成本通常至少需2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
上一篇:> 沃尔玛:在华营运框架20名高层调整 下一篇:> **:与**合作 网购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