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鹅毛1个月也挣1000万
- 闻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斯羽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斯羽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言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雯琪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加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总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晓鹏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喂养业什么**?在农村,很多农民朋友都想知道该问题的答案。喂养业什么**,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故事,这位主人公是如何靠喂养涨腰包不瘦的?在内蒙古的一个喂养基地,有个喂养户靠着鹅毛,一年下了千万的资产。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内蒙古奈曼旗的养鹅基地都会孵化出上百万只雏鹅,这些小鹅一部分会留下来在基地饲养,另一部分卖给农民去饲养。这样算下来陈焜荣的鹅场一年就会产100多万只鹅。可是就算是有100多万只鹅,依然不能满足这个鹅场的店长陈焜荣的使用量。
其实在这些鹅身上,陈焜荣想要的不是鹅肉,而是鹅毛。小鹅出壳后3个月就可以取毛了。
记者:“像这样的鹅毛什么地方是好的呀质量?”
员工:“这片好,这是一个鹅身上的漂亮的。”
记者:“这种毛价钱怎么样?”
员工:“这种毛在市场上要500多元一公斤。一根,这一根就2角多。一只鹅有14根,基本上就已经达到3元多了,这就是附加价值。”
按照这样的价钱来算,一只鹅身上的毛就可以卖到20多元钱。可是即使是这样高的价钱,陈焜荣依然不能收到足够的鹅毛,整个国内外市场对鹅毛也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
陈焜荣:“假如我们厂里能够达到一天提出一吨绒的话,那以现在的市价30多万元将近40万元一天。假如一天能够一吨绒的话一天就是40万元,一个月就1200万营业额。”
记者:“营业额是吧?”
陈焜荣:“像这样的鹅毛如果我每天能加工3吨,那我一个月的营业额就将近有1000万了。”
每天加工3吨鹅毛是陈焜荣在心里为自己定的短期目标,为了达到心里的目标,他付出了近10年的努力。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陈焜荣和一起来大陆做生意的台湾商人都选择了南方沿海的城市投资,可是没过两年陈焜荣却相中了辽宁。
陈焜荣:“当时我本来在南方的羽绒厂,基本上货源都从中国各地过来,包括四川安徽各地的羽绒都有。我发觉到从东北过去的羽绒质量,不管弹性 它的绒朵大小,远远的很过南方地带的羽绒,只要你有现金你可以买到很好的货源。羽绒,原毛或是绒朵。”
起初陈焜荣就是在东北一带收购鹅毛,然后运到南方去加工,后来却发现在工厂里加工的鹅毛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东北。这时候的陈焜荣认为,东北是大陆鹅绒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同时也让他萌生了要去东北建羽绒加工厂的想法。
陈焜荣:“所以我就到东北考察,考察到黑龙江省吉林省一直到沈阳,然后我发觉货源这么充裕。我每次从这边进货,不管汽运或旺车运到南方,在那边加工,这边运费成本无形就提高了。我干脆在北方这地方设一个厂。”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焜荣开始琢磨着建厂的地点。沈阳工业比较发达,城市规模也大,物流比较方便,陈焜觉得沈阳是一个很合适的地点。
带着要到东北来淘金的激情,陈焜荣花了1300多万组装机器设备,在沈阳开始建厂。
陈焜荣:“当时投入包括这些设备,主要的是工程师。当时这些设备还师台湾工程师过来组装的,当时这些设备是合人民币一千三四百万吧。那时候就是信心满满的,想能大干一场。”
陈焜荣的这些机器是当时国内外上好的羽绒加工设备,每天能加工羽绒24吨。按照这样的加工量算的话,厂里的腰包不瘦是相当可观的。设备刚刚安装好,陈焜荣就马上和台湾的客户签订了一笔大额订单。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这个台湾商人傻了眼。
陈焜荣:“有家屠宰场跟我合作,他几乎把他所有每天屠宰的鹅毛都卖给了我。结果我发觉到,攒了10天的屠宰的毛,到我这边加工,不到两天就完事了。工人都出去收鹅毛,大概得出去七八十公里,四五十人能收,一星期能收六七万只鹅,还不够三天的,两天多就又生产完了。”
(责任编辑:qi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