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国美面临的品牌风险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嘉正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福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1 品牌安全性法律保护
陈晓作为董事会董事,是否能通过攻歼不顾品牌形象?在此期间,陈晓竟然能致品牌风险于不顾,自攻本企业品牌:例如,在黄陈大战期间,黄先后打起牌,爱国牌,陈为了反驳黄,愤然把黄氏的牌、爱国牌面目“揭穿”,陈称,国美股权早已通过黄的套现而美国化。此举很大的伤害了国美品牌的美誉度。苏宁,大中,华联等品牌,正好趁此机会建立更好的美誉度。
2 消费者品牌体验安全感
消费者品牌体验安全感,是靠该品牌的永续经营维持的。国美不断关闭店铺,降低了客户的品牌体验安全感。
在黄陈大战期间,由于国美不断关闭店铺,其品牌认知度有下降风险。尤其是在黄光裕入狱后,苏宁打出了一系列的门店扩张计划,08年由国美集团门店总数出众苏宁488家逐渐缩小到259家。两相对比,客户应该有理由认为,在苏宁消费,能获得更加久远安全的客户服务。
3 品牌认同优势
完整品牌面临资本之手撕裂。判断是不是品牌的先吃螃蟹标准,是控股人,即企业的资本兼控制权集于一身的人的国籍,黄光裕至今为中国籍,因此,国美是一个品牌,但是它已经成了一个处于被分裂期间的品牌,其资本和控制权分集黄陈二身,一旦被利益与陈晓捆绑在一起的美资贝恩左右,则不再完全是品牌。
(责任编辑:)
上一篇:汽车隔热膜防骗导读 下一篇:三星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