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创业故事>卖扫帚让他挖到千万** 责任是他创业的动力

卖扫帚让他挖到千万** 责任是他创业的动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17年前,他怀揣着创业梦想走下大山,开过小卖部,做过批发商。因经营亏损,为躲避追债人,举家出走,靠捡菜叶度日;15年前,他又回到山上,做起扫帚生意,早上5点出门,肩挑背扛,沿街叫卖;如今,55岁的他,生产的扫帚已经覆盖湖北、河南、四川、陕西四个省级市场,成为郧西县家喻户晓的,还被**邀请讲述涨腰包不瘦经……

他是一个普通的郧西农民,名叫胡朝柱。他也是当地的名人,提起”扫帚大王”来,无人不知。

“土行当”挖出

看准了 就是一辈子

8月27日早上,晨光晴好。

胡朝柱站在家门口往外看,那条通往外界的崎岖小路上,云雾散尽,清晰可见。弹指一挥间,他在这条小路上已经走过了27年。清风袭来,这位仍然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纯朴农民,道不尽的是创业的酸甜苦辣……

采访刚开始不到十分钟,先后有三通电话寻找胡朝柱。

“我现在很忙。”胡朝柱歉意地说。小学文化的他,现在是村支部书记,同时还是郧西县恒达扫帚专职合作社的理事长,管理着近千名社员。他正是靠扫帚起家,成为郧西家喻户晓的的。自从“成名”后,胡朝柱经常接到评优、领奖、媒体约访等电话,有时一天甚至十几个,以致这个憨厚的汉子分不清楚“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时光回溯到1998年,当年,胡朝柱和妻子在福州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妻子所在的物业公司对扫帚的需求量很大,而这正是他熟悉的东西。他的家乡生长着许多做扫帚的原材料铁扫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村里的人家家都会扎扫帚。“当时我就有一种直觉,做扫帚生意比打工腰包不瘦。”

当年底,胡朝柱回到家乡郧西县,以5**每月的价格租下了县城郊区一栋楼的楼顶,开始做扫帚,创业本钱就是不到80**的积蓄。

对于胡朝柱来说,这次商机,一被看准,就是一辈子。

经过15年的摸爬滚打,胡朝柱先后解决了制作技术,原料种植,市场拓展等问题;4年前,他吸纳当地42户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合作社,这也是湖北个扫帚专职合作社。3年前,他给这个“老土的行业”注册了商标,实行订单式生产。

如今,胡朝柱的合作社已发展吸收社员525户,铁扫帚种植面积达3500亩,他生产的扫帚遍布鄂西北大部分县市,还抢占了河南、陕西、四川等相邻省份的市场,年产品销售腰包不瘦突破1300万元。

做次买卖需三天

自行车运出“扫帚大王”

土行当里有。胡朝柱的创业项目,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除了光鲜的流水,胡朝柱解读出了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产品竞争力。从福州发现商机之初,他便知道,靠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扫帚,离市场上的质量要求还很远。“我知道做扫帚的成本小,回收快,容易,但是我们老家做的扫帚没有人家的光溜、好看。”胡朝柱说道。于是他四处打听扫帚的货源,终得知,这些扫帚来自黑龙江和河南。

当年7月,创业心切的胡朝柱瞒着老婆孩子,一个人跑到河南和黑龙江“偷师学艺”,他的通行证就是:“我不要一分工资,先给你们当学徒,学会之后你们再发工资。”在河南,胡朝柱学会了不同原料的扫帚的制作方法,在黑龙江,胡朝柱掌握了“熏制”要诀,这正是决定扫帚外观的关键工序。

学成后,胡朝柱于1998年底回乡,开始了单打独斗式的创业。根据在河南黑龙江两地学艺期间的观察,他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扫帚制作工具。每周,他用一到两天下乡收购原材料,晚上回来挑灯夜战编扫帚,第二天白天出去沿街叫卖,晚上回来继续做。“要是按照以前老家的土办法,一个人一天多只能做50把。学习技术后,我一天能做130至150把。”胡朝柱对记者说。

半个月不到,胡朝柱到了实力桶金:200 多元,他随即给远在福建的妻子打电话,叫她回来一起干。渐渐地,事业有了起步,在郧西县城站稳了脚跟后,胡朝柱于2001年进军十堰市区。“十堰城区离郧西县城有一百多公里,我凌晨5点就得出门,骑自行车驮着100余把扫帚到十堰。下午2点到市区之后,我得想办法尽快卖掉扫帚,要么摆地摊,要么肩挑背扛沿街叫卖。”胡朝柱说,他每趟到十堰卖扫帚,短也要三天时间:两天赶路,一天沿街叫卖。

那段时间,为了省钱,他住过十多人一个大间的旅店,“每晚只需要1元钱”,有时干脆露宿街头。

2002年10月,胡朝柱与十堰市区一家商店合作,在商店一旁搭建了一间石棉瓦房,他还与一些小店铺达成协议,实行腰包不瘦分成代售扫帚,结束了在十堰市场的“游击战”。

胡朝柱的名气越来越响,他的扫帚供不应求。2006年,他在郧西县城办了一个加工厂,开始大量生产扫帚。为了提升合作社生产扫帚的实力度,胡朝柱规范加工流程,提升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包装,并于2010年4月在各省市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商标。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扫帚大王”。

让妻儿不再漂泊

男人的责任是创业动力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十余年前,他曾穷困潦倒,食不果腹,以捡菜叶维生。

1996年,胡朝柱走下生活了39年的大山,到县城经商。他贩卖蔬菜、水果,渐渐地手头宽裕了。第二年,胡朝柱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并买了一辆货车请人开。谁料,货车当年一共出了4次交通事故,每次翻车都要搭进去1万多元,不但生意没做成,还欠了7万元外债。年底,胡朝柱把车卖了,先还了2万元债。

当时天天有人要债,无奈之下,胡朝柱只得举家远走福州,准备打工还债。“那时,我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天不到3**钱,爱人在物业公司帮人打扫卫生,腰包不瘦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只好每天到菜市场捡菜叶吃。”至今,胡朝柱对当初的辛酸仍然历历在目。“穷则思变,当时我就想着怎么改变命运,让妻儿不再跟着我受苦。作为男人和父亲,这是我创业的动力。”胡朝柱说。

而他所欠的五万元,创业后不久就已还清。

(责任编辑:zhangyu)

上一篇:涨腰包不瘦故事:白手起家卖冰棍卖出上亿流水 下一篇:北京餐饮加盟贫困生餐饮创业故事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