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年终奖是种什么体验 你也赶快创业当老板吧
- 陈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女士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魏灵轩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邢光和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1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2016年你也去创业当老板吧。“别人家的年终奖”之所以总是令围观群众心动,往往不是因为发奖者的财大气粗,而在于体验者感受到的价值认同。年关将近,每逢这一时期,社交圈常用语除了“你弄到票了吗”,**还有一句“你年终奖发了吗”。一大波年终奖新闻在各地涌现:这边有科技企业摆开10多台**,那边有电子商务公司任员工选新款手机或等值现金;奢华的奖马尔代夫海岛游,实惠的送家电、家用健康装备酷品;金融证券业在哀叹没赶上好年头,制造业从业人员估计大环境影响下没裁员就不错了……
近日的一项媒体调查则显示,过半的受访者称如果对年终奖不满可能会跳槽,或动摇对单位的忠诚度。套用一句流行语,一切口惠而实不至的年终奖激励都是耍流氓,而“别人家的年终奖”之所以总是令围观群众心动,往往不是因为发奖者的财大气粗,而在于体验者感受到的价值认同。
以年终奖赠员工东南亚海岛游为例,一般也不过三四千元,但这可比人均发四五千元年终奖的激励机制实惠效果又体面得多,还能增强团队和谐。而年轻员工,尤其是“80后”职场人士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可能比物质更敏感,对于集体出游、斗秀晒图的年终奖式社交体验可能比对工资卡上多了一笔等额现金更有获得感。
如果说年终奖的多少,代表的是行业兴衰、组织机构的经济实力强弱,那么年终奖的形式,则越来越鲜明地体现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体验和组织传播的内部传播机制。比如,组织机构业绩好而个人年终奖少,这种体验可简单“换算”为不尊重人才,或内部管理有问题;个人干得好但年终奖平均,表面的均衡意味着另一种“苦乐不均”,可能折射出部门没有明晰的发展前景,或行业实力品牌不重视,以至于辛苦大不同,结果都一样……而企业文化、价值认同从来不是靠口号和条款生成的,是靠员工体验在现实中执行的。
按照上述媒体调查数据,会因年终奖而跳槽的受访者比例,外企、**、民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分别为26.4%、23.8%、20.6%和17.0%。可见,除了外企员工较为习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民企、公务员等行业人士多选择隐忍。年终奖固然难以直接引发离职潮,却可以直接引发对行业前景、组织机构忠诚的动摇。
你年终奖发了吗?发了多少?发了什么?作为组织传播中的重要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年关前这一社交传播的关键节点,年终奖也是一种体验经济,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的人才流向。
(责任编辑:yangyue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