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瓜农到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
- 张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提到“西瓜大王”王明立,乡亲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说他不仅人品好,而且非常有头脑。王明立的西瓜种植规模是一年比一年大,如今还成立了果蔬合作社,很多人都愿意到他那里干活。
1997年,王明立在自家5.5亩责任田里试种了西瓜,当年纯腰包不瘦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尝到了种西瓜的甜头,直接坚定了他之后包地种西瓜的信念。在问及为扩大西瓜种植规模流转土地的问题时,王明立打开了话匣子:“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新闻上看到各省市鼓励土地流转,提倡适度规模经营,成立农村专职合作社的信息,心里乐开了花。我通过考察周边村庄,发现刘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的青壮年较少,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欲望比较强烈,于是我当年就流转了刘桥村70亩土地,建起了西瓜大棚,2015年又增加了60亩,就这样王明立在流转的130亩地上建了21个西瓜棚。
“我们的西瓜品质很高,为了将牌子打出去,吸引更多的客商。2015年8月我注册成立了定陶县友诚友诚果蔬专职合作社,今年我准备继续往东流转45亩,这样就是近200亩地,按亩产4吨来算,约产西瓜800吨,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每斤3.5元,200亩地西瓜腰包不瘦就是560万呐!”
王明立把承包的土地建成西瓜棚,又把西瓜棚反包给农户,一户负责一个瓜棚,这样既能支持统一经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发挥了包产到户的优势,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西瓜产量。
54岁的刘绍荣,丈夫颈椎错位,无劳动能力,三个女儿还有一个待嫁闺中,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刘绍荣一人身上。“以前我跟着村里的妇女到外地打工,贴补家用,现在俺对象病了,不能干农活,我还得照顾他,没办法出去打工了,直接断了**,听说王楼西瓜种植大户王明立要包地种西瓜,每年每亩地租金是1000斤小麦,并且优先聘用到合作社上班,一月工资180**,还能小本学习种植管理西瓜的技术,我就直接过来了。这样在家门口上班,既可以照顾家,又能,两全其美。
对合作社以后的发展,王明立心中充满了憧憬。他望着远处的西瓜棚憨厚的笑着说:“西瓜在我们这里已不单单作为特色产业存在,而是成为了南王店的一个标志、一种文化,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在假期和周末到瓜田里亲自体会采瓜的乐趣,感受、追忆那乡村独有的风情。为了更好地利用影响力这种无形的资源,寻求新发展,我打算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明年准备探索让市民过来种植绿色蔬菜,把地分块租给他们,我们负责日常管理,他们周末可以带着孩子来种菜。这样可以吸引城乡游客到园区休闲度假,品味乡村农耕文化和自然原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zangbo)
上一篇:电子菜谱带来的千万商机 下一篇:90后种草莓创业 年收入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