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千年渊源及蒙恬制笔的传说
- 张健龙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各省市以宣笔为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
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沿续着。
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的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重量级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责任编辑:)
上一篇:巴黎路易威登发愁顾客过多 下一篇:丁志忠评述安踏蜕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