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小说为什么会受大众的喜欢
- 史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赛英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木京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志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晓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冷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赖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泳麒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女士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候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拔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8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在广西桂林中学读完高中,在中学时就喜欢写词。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而太平天国史导师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曾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 (今广州市)国内外经济专职。1949年定居香港,经校长介绍,于《大公报》任副刊助理编辑,迅即提正,并成为社评委员会之成员。次年底,调入附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工作。1954年初,因“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轰动非常,顺势撰写《**京华》,是为“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此后笔耕不缀,至一九八三年《武当一剑》止,共连载武侠小说三十三部,又《塞传烽录》与《剑网尘丝》出版时均被一分而二 ,《武林三》仍在修订之故,今传者三十四部。封笔前后并曾推出部分小说的修订本,但均未得以出版。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及《云海玉弓缘》三书是代表作。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很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很派吴公仪和白鹤派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
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京华》。《**京华》是新武侠小说之始。随着《**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2005年在浸大演讲时,他度公开解释笔名由来,指由于南北朝分“梁”先于“陈”,也是文人辈出时代,故取姓“梁”,结合台湾友人赠句“羽刻传高,万纸入胜”成名。
(责任编辑:)
上一篇:武侠大师金庸为什么对女夏梦着迷 下一篇: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古龙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