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我比那同学还“很前”
- 张健龙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广式俗语说:人穷时,乜都做得出(什么行业都敢做)。我就曾干过较为特殊的小行业——画炭相,而且还捞到桶金——2元人民币。
那是1969年“文革”期间,我辍学在家。正值大好青年却无所事事,终日彷徨、迷惘、忧伤和抱怨。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客村一同窗好友家互诉衷肠,发觉其开始收拾情绪且毅然自学画画。此举给我很大启迪,顿感应猛然警醒,不复沉沦。临别依依时,同学简单地教我一些画炭相的技巧,还送了一幅他的习作,嘱我回家临摹。
我也真够“心急”,次日便到文德路买了几元钱的纸、笔、炭粉等,然后从报刊上剪些人物肖像,相应“打好格仔”,就描、涂、皴、擦起来。半天工夫,一幅“鲁迅炭相”便似模似样了。如此“实战”十几天,基本掌握了这门技艺的要领,兴致勃勃时画上一幅“外婆炭照”,家人都称有九分相似。
“穷则思变”,我比那同学还“很前”——急功近利地萌想要画炭相**。无奈自己身无分文,更无“档位”,谈何容易。冥想苦思后,怀揣两幅手稿,骑车到了沙河大街横巷内一间只有2平方米的“画相铺”,找到店主兼画相师傅,“毛遂自荐”地说,自己可以当画师的“二传手”,报酬任由店长给。店长看了我的画稿后,搔搔头,递来一张照片,不冷不热地说:“你就
画这张试试,人家收货我就给你钱,三天交货。”我急忙接过照片,点头哈腰地连声说“多谢关照”。
三天过后,我带着“新鲜出炉”的炭相,大汗淋漓地赶到沙河交画。不料店长看后,点点头说:“还可以,这幅相人家收货。”便从“柜筒底”拿出一张2元钱给我。还说:“后生仔,我收人家4元钱,分包你画,给2元也算合理吧?如果愿意,过两天再来,看有无生意给你。”当时,我高兴得几乎不能自已,像口吃一样说:“愿……愿意,合……合理。”
此后,我隔三岔五地到沙河找店长,约有半年时间,相继画了几十幅炭相,了近百元。别小看那“个2元”,它是我起步谋生的,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音符。后来,我又转行学当泥水匠,再后来……
(责任编辑:)
上一篇:普拉达品牌享誉国内外的效果品牌 下一篇:品品牌NE-TIGER登陆淮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