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劲吹:渠道品牌的持续传播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涵大麦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女士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湘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曹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鲍红亮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女士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芒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建冬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云燕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热风的独到之处,就是把“先天不足”进行“后天弥补”,通过渠道的品牌化运作,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把“流通货”做成了“品牌货”
热风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灰姑娘”,经营的产品是无品牌或小品牌的低端鞋。属于典型的流通货、渠道货、外贸货,这样的货品,是批发市场的主流,以产品做为竞争力,明显属于“先天不足”。
消费者购物选择有3个层面:“买什么服装”(产品号召力)、“买什么牌子”(品牌号召力)、“在什么地方买”(渠道终端号召力)。热风通过产品的组合、渠道品牌的持续传播,让消费者对“热风店铺”而非“热风内的某一品牌产品”产生了更大的认同感与忠诚度,从而,让店铺内的“流通货”也摇身一变成了“品牌货”。后期,再通过自有品牌与精心打造品牌的推出,使品牌文化更加丰厚,品牌竞争力逐步提升。
把街边外贸店打造成个性品牌店
热风开店伊始,与左邻右舍的“小美时装店”、“阿强鞋店”、“外贸尾单厂家直供店”出身相同,然而,热风的诞生并非为了街边又多了一家小店,而是十分注重“品牌化改造”,其中直观的,就是品牌识别系统与店面统一形象,为后期连锁化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热风的品牌形象又进行了二次改造,更有了时尚感与国内外化的味道,手拎“HOTWIND”提袋行走在淮海路、南京路,与拎着ZARA、H&M的感觉没什么档次上的差异。
买手是“生产力”
热风没有自己的工厂,甚至连固定的代工厂都没有,他们通过买手搜集时尚款式和产品,然后直接向工厂下订单,实现快速反应——就服装而言,不到15天。这一点,与ZARA等“快时尚”品牌有异曲同工之处。
热风的买手平时从国内外时尚杂志、画报、电视节目及各大展会、时装秀中接触到大量的时尚信息,借此掌握当前流行的款式、品种以及下一季的流行趋势,有时也到百货商店、品牌店去找灵感,捕捉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一双鞋、一件衣服在热风的门店是否大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手的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能在偌大市场上找到具有个性的产品、款式。
因此,热风重要的生产力不是车间、不是研发,而是“买手”。
重视对终端的控制力
与许多服装企业动辄招商、动辄代理的做法不同,热风的100多家专卖店,全部为直营模式,不接受经销商的加盟。与加盟制相比,热风失去的是扩张速度、社会融资能力,加大了管理成本,然而,这恰恰形成了热风的另一竞争力:终端掌控力。众多中小服装企业之所以渠道*,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分追索扩张速度,过于依赖代理商、经销商的力量,导致渠道失控。失去控制力的终端,连统一形象都难以做到,更何谈渠道的品牌化。
而对于热风来说,目前的100余家门店,是真正可控的良性资产,品牌形象、执行力、标准化、反应速度,都很过了多数加盟门店。门店和买手一样是热风竞争力的核心,控制着供与销的两端。
(责任编辑:)
上一篇:渠道品牌与中间商品牌是否等价 下一篇:国内家电渠道逐渐向二三级市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