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需借鉴"封杀**"案例
- 孙涛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竺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丽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剑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宇恒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215559372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立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琼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事件营销需活学活用,怎样用得恰到好处呢?请看下面例子。
在2008年成功的事件营销活动中,经典的莫过于封杀**案例。2008年5月18日在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办的赈灾晚会上,生产罐装**的加多宝公司当场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这是**企业去年一年的全部**,人们不禁为**的大手笔捐款赈灾拍手叫好。然而从5月19日开始,一个标题为《让**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开始在众多网站论坛、
博客等网络空间热传。帖子称: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上一罐买一罐!这个正话反说的封杀**的倡议,几乎遍及国内所有社区的网站与论坛,也迅速提升了**的影响力、度和美誉度。随后,**在市场上卖断了货的消息在网络空间中一浪高过一浪,封杀**实际上是帮**卖出了更多产品。无疑,从事件营销的角度看,这一营销行为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在事件营销中,失败的例子也有不少。2008年五一期间,网络上迅速流传着一起红本女事件。此事早由搜狐数码公社,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内容是一网名为京城一剑的男子,自称手持相机展开了7天7夜追踪美女行动,的主角是一位开蓝色跑车、手持红色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办公室女郎。美女+偷窥,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眼球。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那个女孩随时随地都把笔记本电脑拿在手上,举在镜头前。随着网友的顿悟,嘲笑和质疑也铺天盖地而来。网络上还出现了一篇名为《红本女——失败的网络事件营销》的文章,批评联想策划的刻意性和过分圆满,从而使这次事件传播成为败笔。
(责任编辑:)
上一篇:路易·威登 崇尚舒适的“旅行哲学” 下一篇:**代练 年轻人谋生的另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