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政府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侧记
- 周碧云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圣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圣平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呼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三大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毅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深秋时节,记者在华亭县西华**小区看到,一辆辆满载着玉米秸秆的机动三轮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场内过完秤后,玉米秸秆便被倒进揉丝机里,经粉碎后直接喷入了青贮池。站在池边,一股清甜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
“往年都是堆在地头丢掉,或者当柴旺烧掉,现在舍不得了,卖给**场青贮,每吨100多元,一亩地能多200多块钱呢。”刚卖完玉米秸秆的王寨村农民王正利乐呵呵地说。
华亭是一个传统养牛大县,也是一个玉米种植大县,全县牛存栏量达15.5万头,玉米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年产秸秆50多万吨。但大量玉米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被闲置、腐烂和焚烧,没有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了有效解决玉米秸秆浪费与肉牛饲草料结构性短缺之间的矛盾,华亭县以推广秸秆青贮技术为突破口,积很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肉牛**方式,做起了秸秆开发利用与发展肉牛产业相结合的大文章,积很探索出“秸秆――养牛――沼气――有机肥――果、药、菜、粮”的循环利用新模式。县农牧局组成秸秆开发技术服务队,技术人员包场蹲点,逐乡、逐村、逐户、逐企业进行全程技术指导,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培训玉米秸秆机械化青(微)贮技术操作人员368人。为加快玉米秸秆青贮进度,县上实行包片行业实力品牌分片包干,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抽调100多名干部放弃节假日深入村社,对青贮工作中的拉运、铡草、碾压、装池、覆膜、封口、压土等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并帮助**户做好新池试用、老池维修、铡草机械调试等准备工作。为解决秸秆开发利用资金不足的困难,县上采取“项目投、财政补、企业贷、农户筹”的思路,通过县财政扶持及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共购置、配备大型铡草机、揉丝机等秸秆加工机具2820台,新建青贮池4600座,维修1000座,举办秸秆青贮及机具维护培训班8场,加工青贮玉米秸秆15.1万吨。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使往年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现在已成了肉牛的“主粮”,实现了从种植业到**业再到种植业的效果循环利用,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西华镇华源肉牛**小区的**户潘风辉养牛多年,从饲喂风化秸秆,到青贮秸秆,再到现在饲喂经揉丝加工后的青贮秸秆,其中的投入产出,他心里非常清楚。他这样向记者算账:“以前冬季养牛主要靠麦草和精,每头牛平均日增重1.1公斤,现在喂经揉丝处理后的青贮秸秆,平均日增重1.3公斤,青贮就是好,牛爱吃,肯上膘,出栏时间缩短了,牛的毛色更好了,一头牛一月的喂养成本从200多元下降到l30元左右,而且还能减少精添加量。他今年青贮了84吨,可喂养30多头肉牛,一个育肥期可节约成本2100多元。县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吨玉米秸秆按130元计算,全县青贮的15万吨玉米秸秆,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同时,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华亭肉牛**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牛存栏量已达15.47万头,实现牧业总产值2.12亿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