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钵棒“舂”出20个农民富翁
- 张嘻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身后这片林子,就是张长城亲手植下的。
张长城当年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大树。
1个100多人的夹皮沟,为何能出20个富翁?这,还得从他们的流水“图腾”——老村主任那根长不过6寸、用于舂辣椒的砂钵棒说起。
城里买回的“笑柄”
“莫打这些林子的主意,你们请回吧。”11月8日,送走城里收购木材的大店长,张长城坐在堂屋的条凳上,用毛巾反复擦拭那根油光发亮的砂钵棒。这根木棒子,就是张长城和夹皮沟里20个富翁的图腾。
城里买回的“笑柄”
“每家每户都有的砂钵棒,难道城里买的舂辣椒好吃些?”
“现在,很多人都盯着这座‘金山’,它是八毛钱换来的,你说值不值?”张长城伸出拇指和食指一比,一脸自豪。他说的“金山”,是指他家背后的数千亩山林。
这里是丰都县都督乡都督村茶园沟。这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全乡穷的村。
1980年,40岁的张长城当上村主任。从那时起,张长城就下决心:要带领村民铲除穷根。
出路在哪里?张长城常常望着光秃秃的大山焦头烂额。1984年春,张长城到县城开春耕生产动员会。会后逛商店,他偶然看到一根6寸长的木制砂钵棒,竟要价八毛钱。当时,一公斤食盐0.34元,一公斤大米0.28元。一根砂钵棒的钱要是买米,全家人要吃好几天。张长城对砂钵棒爱不释手,心思却回到老家的几座大山。
张长城还是孩子时,茶园沟树高林密,满山遍野都是绿色。后来,大炼钢铁林子被砍了一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民又放旺烧山,砍树垦荒,处于高寒地区的茶园沟全部成了光头山。
“要是当初的林子还在,不知有好多根八毛钱的砂钵棒,村民哪里还会受穷?”张长城暗自思忖,掏钱买下一根。
他要用这根砂钵棒当图腾,向大山找回林子。
可是,张长城还没来得及向村民表达自己的意图,他进城买砂钵棒的事,已被村民当成笑料传开:“每家每户都有的砂钵棒,难道城里买的舂辣椒好吃些?不就是进了一次城,有必要这样显摆吗?”“穷操大,要是把买砂钵棒的钱,买些大米回家,老婆孩子还能多吃几顿饱饭……”
随身携带的“教材”
这根6寸长的棒子,在城里要值八毛钱,栽一棵树子,一年只长一元钱,如果一年栽1000棵……
“他是个有心人,我知道他又在使什么招儿。”回忆起当初张长城从城里买回砂钵棒的事,村民杨锦礼笑着说,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他太了解张长城做事的“章法”。
面对村民的笑话,张长城从不回避。等村民先把玩笑开了,他再亮出砂钵棒,一本正经地向村民算账:这根6寸长的棒子,在城里要值八毛钱,栽一棵树子,一年只长一元钱,如果一年栽1000棵,就等于在山上存了100**,十年就是1万元……树子每年栽,就等于每年都在存钱,十年二十年后,还愁富不起来?1
从城里回家的日子,每次开村民大会,张长城都要亮出砂钵棒,以茶园沟几座山树被砍光后,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都要发生洪涝灾害为例,给村民讲解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好处,并向村民算经济账,发动村民大力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平衡。
“他只要往衣袋里一摸,我们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说什么。”村民谭子茂把手伸进衣袋,模仿张长城当初的动作说,张长城随身携带着那根木棒子,见到村民就做工作。
但是,村民只相信现实的吃饭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认定:种植苞谷、土豆远比植树造林实惠。因为,种树短时间内见不到效益。
对于种树,村民很犹豫。
家庭风波的“祸根”
“他把家具和多余的被条、毛毯都给卖了,家里来了男客,我就出去借宿,来了女客,他就出去借宿。”
村民思想转不过弯,张长城就用行动做示范。
没钱买树苗,张长城决定用房产做抵押,植树。不料,妻子坚决反对。
“利息恁个高,鬼晓得你那几根烧旺柴什么时候能**?”面对妻子的诘问,张长城平心静气地做工作,希望得到妻子理解和支持。岂料,妻子却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劝说他放弃植树的念头。
“亲戚朋友都骂我是傻瓜。”张长城说,每遇妻子唠叨,他就坐在条凳上,摩挲着光滑的砂钵棒沉思。妻子看不惯,抢过他手中的砂钵棒,顺手扔到屋外。
“我认为它是我们家庭矛盾的‘祸根’。”事隔二十多年,妻子杨家群对当时的一时冲动感到好笑。
“当时压力很大。”张长城强忍怒旺,捡回砂钵棒。当天,他就背着妻子抵押房产向信用社贷回800**。购来树苗,他每天起早摸黑在山上孤军奋战。手上的老茧添上新茧,血泡重叠着血泡……一个冬季,张长城家的荒山全部栽满树苗。
种下满山的希望,张长城才意识到,该调整树种结构,先种植药材和坚果,用卖药材和坚果的钱偿还债务,种植新的林子,实现以林养林。
但是,一个新的困境出现了:张长城面临再无荒地植树。于是,他决定用自家的一类土,调换别人的三类土,以栽上树子后便于管理。
妻子愤怒了:好土换荒山,连种庄稼的地都没有了,一家人靠什么过活?这个问题,妻子死活不肯让步。
{ad}
“就差给她下跪了,她就是不同意。”劝说无效,张长城提出离婚。他告诉妻子,离婚了他用自己那份土地去和别人换。
张长城的杀手锏还真管用,妻子带着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回来后突然同意他好土换荒山了。
“为种树,他把家具和多余的被条、毛毯都给卖了,家里来了男客,我就出去借宿,来了女客,他就出去借宿,那日子好难熬。”说起当年的窘困,妻子直摇头。
“虽然艰苦,但有林业局和乡政府的党员干部经常来指导我植树,为我送树苗、粮食。”张长城说,在他们支持下,自己才克服一道道难关。
(责任编辑:)
上一篇:“教书匠”华丽变身千万新富豪 下一篇:松原创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