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品牌红与黑的纠纷
- 苏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很多与百安居密切合作的一些品牌厂商,提及百安居都不约而同的流露出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实际上,他们对于该品牌在百安居的销售都是满意的。百安居作为国内外建材超市的号召力、各种花样翻新的营销活动、比普通建材市场大得多的人流量,都让进入百安居的厂商感到受益颇丰。
但是,如同大多数已经进入百安居的品牌一样,尽管卖得都不错,但“就像是在白做”——众多业内人士如此形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很多生产厂家有迅速上销售量的需求,尽管没什么**,但“还是要紧跟百安居”。
业内盛传百安居很过30%的扣点,让厂商压力太大。“点位是需要博弈的,但是目前百安居过于强势,厂商太弱,博弈力量不均衡”,业内人士如此分析。能不能承受“压榨”,厂商要摸索平衡点。
一些刚进入的厂商不了解情况,价格上把握不好。百安居在费用上按照保底场租与销售扣点相结合的方式,很多品牌刚进来,对于各种促销活动和奖励政策不了解,参加活动就扣点,统一算帐,看起来卖得挺旺,一不小心,可能还向百安居欠钱。
“如果进一个、就死掉一个,频繁地更换品牌,对于厂商和超市都不是好事”,有人认为。
一个专职陶瓷卫浴渠道商告诉记者,旗下代理的几个瓷砖品牌都纷纷进入百安居。但百安居的非现金采购和压款,让代理商倍感压迫。“说是月结款,但压款严重”。他透露,尤其是小品牌,有的压款额甚至很过上千万元,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就是活命钱。
过于沉重的压力令厂商必须想法应对。大量扣点、对外承诺所有商品格等,让厂商想出一些迂回之策——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产品结构的差异化。
“不过这是超市压榨供应商的常用手段,建陶行业还不成熟,企业在如何与强势卖场过招上,心理准备不足。”一位营销人士评论。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厂商与超市之间产生如此紧张的关系,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的家居建材业目前处于发展期,中小品牌混杂,品牌数量众多,缺乏行业品牌和企业。优势垄断性的品牌在各行业都还未形成。有数据统计,举例来说,中国地板业销售额的品牌也不到整个市场5%的市场份额。正是由于特殊的市场环境,百安居中国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百安居中国的商家们也成为压力的承受者。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与你一起见证责任品牌的力量 下一篇:揭秘牛肉干大王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