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步入职业发展的迷途
- 贺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二、职业生涯的迷途与捷径
任何人的发展,或多或少都走过一些弯路。相对而言,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此外,我们做任何事情,总有若干不同的方法。相对于低效能的办法,运用效果能的办法就是捷径!
弯路是的,捷径是相对的!我们要做的有意义的工作就是认识弯路、规避弯路,谨防步入职业发展的迷途。本文就是把人们在职场上频频步入的迷途做一些归纳,供大家参考。
三、如何拿到高薪?
能否拿到高薪,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的要素:
其一,你在企业创造价值的空间有多大?
很多人在追求高薪时总是在问招聘企业的薪酬水平有多高,而没有关注你能为这个组织创造多大的价值。企业招聘制定的薪酬水平再高,能白给吗?不会!“论功行赏”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遵循的基本准则。即便企业看好你的预期价值录用了你,上岗后干不出相应的成绩照样还会辞掉你。按照国内外人力资源机构给出的算法,企业的用工成本相当于所支付的薪酬数额的8倍。假如你想拿1万元的月薪,那么你至少要为企业创造8万元的价值,企业用你才不会亏本,而8万元以上的部分才是你给企业带来的净价值。
要拿到高薪,先你要研究该企业的业务、产品、市场、制度、文化、执行力等等,然后评估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
其二,对你的工作价值如何评估?
“论功行赏”,如何论功呢?这是一个绩效考核政策的设计问题。如果对你的工作价值不能量化评估,就不利于激发你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无法客观地“行赏”。绩效考核政策是一个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讨确定问题。
其三,“论功行赏”,如何行赏呢?这是一个薪酬福利政策的设计问题。如果不能把你绩效评估结果与薪酬数额挂钩,就无法客观地“行赏”。薪酬福利政策是一个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讨确定问题。
如果你想拿高薪,并且你也具备了独立担当某一重任的能力,那就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上面三个问题,并且与人力资源部们充分沟通,必要时甚至需要与公司决策者直接沟通。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不会给员工就上述三个要素主张个人意见的权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企业对员工的诚信度。没有诚信,一切无从谈起。
在济南光阳公司,公司对员工从来没有隐瞒过一件事情,也从来没有失信过一件事情。
在济南光阳,员工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只要有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任何主张都会得到肯定和支持。如果你想挑战10万年薪、50万年薪、100万年薪,并且符合共赢的原则,公司会竭力为你创造一切条件助你成功!
四、自信、自负与空杯心态
自信是好的品格,可自信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自负。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还常常说,要有空杯的心态。说得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
要解决自负与空杯心态的问题,其实有个好的办法,那就是与真正有水平的切磋、共事。正如前几年的几句顺口溜所说“不到北京就不知道自己的官小,不到广州就不道自己的钱少……”。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够高了,自然就虚心了,进步也就快了。
五、“万里路不如高师点悟。”你有的导师吗?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师点悟!”
我可以断言,假如你通过个人钻研每年能进步20%的话,那么在的导师的带领下,你每年将可能进步50~跳高。
果真如此吗?人往往都认为自己很明白,也很自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者从更高的高度上来看,你的这些认识和决策都是有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彼此认识问题的水平不同,还有就是判断是非所依据的信息不同。
人非生而知之,人的认识水平也都是在经验积累和总结教训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年青,意味着还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对于一个人的成熟,我们寄希望于来自更多的成功经验,而不是来自太多的失败教训,因为年青的资本不是用来犯错误的!
我从六七岁就进入学校学习,直到大学毕业。不过这十几年我们从学校学到的东西,可以说基本上都只是文字信息,而不是我们投入职场所需要的创造价值的能力。
不可否认,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的大学。请问,在这所社会大学里深造,你有称职的导师吗?可以说,很多人没有导师,或者虽然有,但导师并不称职。注:通过对照《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这本书,你也可以评价一下导师的水平?
不可否认,那些的企业家都可以称得上高师,比如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可是又有几人能有缘结识这屈指可数的企业家呢?再说,即便你有幸结识马云,可马云能接受你这个徒弟吗?能有时间传授你这个徒弟吗?
如果没有条件结拜各省市的企业家为师,可以退而求其次嘛!“先追随中学老师上中学,再逐步追随大学老师上大学!”
有很多年轻的朋友并不认为企业的头头们比自己强多少。对此,我只能说你的见识还不够。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能从师于一位的企业家,即便你能学到他1/5的能耐,你的年收入可能就远远很过10万了。
(责任编辑:wxxiong)
上一篇: 邓明善携全景奇画助万人成功创业 下一篇:上海喜士多开售iriver Mpl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