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渠道构建
- 赵海璇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等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渠道,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操作程序和模式,进一步说明该课程渠道构建模式的特点,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渠道改革做出展现。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等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还具明显的职业性、功利性、综合性和适应性特征],因此,高职教育专职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各高职院校在专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和以培养目标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等等,但其共同的缺点是并未改变教师为教学的主体思想,勿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基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而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职课程体系构建,是在企业需求调研和学生基础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确定专职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职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既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专职基础状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高职专职课程构建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
1预期学习成果及其内涵
预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获得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职知识。能力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态度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获得的工作态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2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专职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状况调查,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状况,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基础的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职预期学习成果,根据专职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职课程体系。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需确定企业对各项能力的需求水平,并根据行业导师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讨论结果进行量化,一般划分为1—10个等级,其中1代表企事业需求非常低,1O代表企业需求非常高。同样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也需要量化,按照企业需求水平划分为1—10个等级,其中1代表学生全无这方面的能力,10代表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二者的差值即为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预期成果的设计是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关键,它上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下连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所以,一方面要在对企业需求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支持毕业生完成专职学习后,能够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状况进行设计,支持学生通过本专职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的描述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它是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的结果,要有可评价性和可检测性。
小编点评:在集群式、多元整合式和模块式课程渠道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比较准确地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模式,进行理念教育渠道统筹,为自己毕业后的专向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 下一篇:加盟2元品超市 涨腰包不瘦的新渠道